【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經典永恆益人間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看著看著,臺灣圖書館團隊修復完成的《古蘭經》手抄本,這是科技可以追蹤過去的歷史,也能弘揚宗教。伊斯蘭教也是走入人群、教化人間,這樣的經書,過去用織的,或者是用寫的、抄的,就如我早期出家修行時,也是抄經,刻經。蠟紙放在鋼板上刻寫,再用油墨印刷。
經文是人說了,有價值,抄寫下來,這就是「經」,我過去就是這樣地收藏著。我想著,能不能把其他宗教,值得弘揚的經典也收藏起來,傳給後代?不同根機,能接受的好話都是因緣,把不同的因緣會合一起,這是我一直想要有的心願。

修復工夫極細膩 用心還原五百年經書

二O二O年,胡光中居士送來了二本《古蘭經》,一本是五百年,一本是二十年。五百年這一本,在時間上,就是值得珍藏的,又是經典,所以很有價值。如果不修復它,就會慢慢地腐蝕掉,若是現在的科技可以把它修好,繼續保存,將可再延續幾百年、幾千年。
這一本五百年的經典,送到了臺灣圖書館,徐美文女士動員她的組員,開始修復這本《古蘭經》。那樣的細工,真是嘆為觀止。

宗教大同小異 造惡就要懺悔

我很感恩,臺灣圖書館,透過了細膩的工法,把它恢復起來,這是很可貴。當中的內容,跟佛法的內容都一樣,都是「道」,說的都是人造了很多的罪惡,要如何修行?同樣也是要懺悔。人總是有罪,佛法不也是說,人造了惡業,惡業就是罪業。

我們懺悔罪業深重,是啊!要自我懺悔。過去所造的罪業深重,時日已過,現在就要虔誠懺悔。

一生奉行法華道 期待修復《法華經》

我讀《法華經》、抄《法華經》、說《法華經》;有鋼板刻的、有毛筆寫的,一生不離開法華道。
我也期待館長幫我修復一部《法華經》,那是我未出家前,得到的《法華經》。我離家時,什麼都沒帶,但這部共七本的《法華經》,我隨身帶出來,也跟著我很多年了。
昨天拿出來,一翻已經散開了。我一直不敢再碰它,現在已經送入臺灣圖書館修復,我也安心了。等待它修好回來,我要接這一部我一生最珍貴的,等於是我的慧命再回來。從我之後,還可以再傳下去。
期待來生,我的來生,可能也不必再幾年就又來了。期望很快速的因緣成就我,再來摸到這一部《法華經》。
(人間菩提20230606整理/林玲悧)

【365天.天天靜思語】自我設限,窄化心路

菩薩道筆直平坦,若與人有隔閡會自我設限,反而窄化了心路。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落羽松步道(十八)菩提大道直

這是落羽松步道第三段的一○八,稱為「菩提大道直」。
這段步道的大石板下是泥沙,泥沙雖細,功能不小,它和小石礫協力把石板撐住、框住,這樣即使大力踩在石板上,石板也不會跑掉。但如果有意的用大力踢它(踢石板會痛吧,大家不要去嘗試,自討苦吃哦),它還是會被移動的。
行菩薩道哪有不踢到鐵板的,但有很多人因此退失道心呢。
上人說:「筷子有筷子的功能,碗有碗的功能」,退出的話,功能就沒有發揮之地,但世界還是在運轉,損失的是自己,讓你踢鐵板的人不痛不癢呢;所以,修行還是要入群。
行此步道,見到此處石板移動了位置,請順手把它歸位,讓它繼續發揮功能;同樣地,見有人退失道心,一定不要放棄他,要努力、用真誠之心再把他接引回來,讓他的良能,發光發熱。
上人開示:「菩提是覺悟,菩薩就是有情;覺悟有情的人投入了人間,在人群中付出。人人在這一條菩提大道,從起點一路往前走,開闊這一條道路;所以是菩提大道直。」
(整理、攝影/釋德懋)

【靜思在人間】【阿伯觀點】印度之旅
圖文.蕭耀華 | 整理.編輯組

二○二四年三月初,我因公來到印度一個叫菩提迦耶(Bodh Gaya)的地方。一般人對菩提迦耶可能有點陌生,對佛教徒來說,它卻是佛教聖地。各國佛教團體,都在這裡設立道場、聯絡處;台灣慈濟功德會也於一年前,在此成立慈濟印度分會,我來此,是記錄慈濟印度分會方方面面的工作內容。
攝影工作持續整個三月且歸,在工作結束前,眼睛開始有點不適。回台後就醫,眼科醫生鐵口直斷我患了眼翼(又稱眼翳Pterygium),成因是長時間在紫外線強烈的地方活動引起,是生活在熱帶地方的人們最容易得的眼疾。醫師說,長了眼翼是不可逆的,只能消炎,防止其惡化擴大;若真的惡化變大,只能開刀切除,但因復發案例太多,並不建議隨便開刀。

蕭耀華(右)跟著慈濟志工一起出任務,得到的體驗是愉悅的;志工們不為名利,單純的付出,加上宗教情懷賦予的信念,使他們越做越歡喜。(攝影呂佩玲)

回家路上,我在想,人在印度不過一個月光景,就得了這樣的病,那土生土長的在地人又怎麼樣?帶著這疑問,到家後我馬上打開電腦,檢視在印度拍的數萬張圖檔,一探究竟。
果不其然,圖像中為數不少的在地人精神面貌,都藏有病徵,明顯的有眼疾問題;小兒麻痹、不同程度的肢體殘障、營養不良等等……他們通常聚集在各佛教遺跡門口,向朝聖者或觀光客伸手討活。

一大早,靈鷲山朝聖人潮開始湧現,一整排的路旁就可見到老弱婦孺,依序整理好並「就定位」,開始乞討「工作」。(攝影吳南凱)

在印度一個月裡,我多次進出這些佛教遺跡,對門前討生活的,都有意無意視而不見。同行友人一再叮嚀,不可施予,否則他們就會蜂擁而至,讓人無法招架,難以全身而退。需求者眾,個人財力有限,這樣的施予,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慈悲是需要智慧的。
友人所說甚是,我也一直守著這個原則,但最後還是破戒了……
某天清晨在位於王舍城(Rajgir)的靈鷲山(Gijjhakuta)出任務後下山,回到停在山腳下的車上等待時,一位形容枯槁的婦女,帶著一位雙目失明的年輕人,走到車窗前,神情卑微,眼神渴望地伸出一雙乾癟的手,冀求車廂內的人能幫忙。剎那四目相對時,我心頭莫名顫動一下,腦海霎時出現美籍前輩攝影家史提夫.麥柯里(Steve McCurry)的一幅作品,同樣在印度,同樣在車廂內,一個下著雨的日子,他在車內拍車外,一個婦人抱著小孩,淋著雨站在車門邊,向車內的人乞討……

印度菩提迦耶會所成立縫紉班,陪伴當地婦女學得一技之長,改善家庭生計。(攝影葉晉宏)

根據佛教歷史,成佛前的悉達多太子當年出城巡遊時,遇到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開始思考人生離苦之道,於是趁著夜深人靜之時,離家求道去了,最後在菩提迦耶悟道成佛。這段歷史,發生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囿於時空,我無從得知那個年代的人間疾苦,但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在佛陀生活過的空間,一個月的所見所聞與接觸到的生活體驗,我武斷猜想,時隔兩千多年,活在社會底層的在地民眾,條件可能並沒有多大的改變。用慈濟的語彙定義這空間,就是福田;空間有多大,福田就有多大。
慈濟功德會於2O23年三月,在菩提迦耶成立印度慈濟會所,目的是看看此地社會底層的民眾,有什麼是慈濟功德會可以幫得上忙的。慈濟印度會務,主要是由星馬兩地志工負責承擔。
我來此地的目的,是記錄此地師兄師姊的付出,用影像為慈濟在此地足跡留歷史。這群平均年齡約五十上下的慈濟人,個別年齡甚至超過七十,與我不一樣,他們到菩提迦耶服務,是用自己的時間,期間的食宿費用都由個人負擔;服務時間有的一二個月、四五個月,甚至印度簽證到期,回去星馬或到鄰國尼泊爾走一趟再回來,繼續在這塊廣闊的福田上默默付出,努力耕耘。他們走鄉間,推廣公衛,提供體檢服務,勸戒酒;訪貧戶,關懷生活、健康,蓋大愛屋,走訪學校,了解其教育是否有所不足;開縫紉班、電腦班、英語班,盡點綿力,希望改變在地弱勢階層,長期手心向上的生活方式……
我像個影子似的,跟著志工每天外出奔走,去鄉野,到學校,陪患有眼疾的感恩戶看診,代殘障戶到相關店鋪找尋適合的拐杖,到大愛屋工地看進度,去學校了解學生讀書情況,跟他們去朝聖……輾轉一月而回,回台後就發現眼翼問題。印度勾留一月,身體就出問題,那麼在當地停留數月,甚至一年半載,年事已高的志工們又如何?

晨光初現時刻,一位臥在簡陋手工木造小車的重度殘障小孩,在摩訶菩提寺前,等待善心人士施捨。此地謀生不易,殘障人士更是困難重重。(攝影蕭耀華)

有朋友問,你們慈濟師兄姊,為什麼要到這些地方去做一些看起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所為何來?我不是他們,不能代他們回答,但作為在現實世界職場中打滾了半世紀的人,我與他們一起出任務,得到的體驗是愉悅的,因為他們不是為名為利或為生活所迫而做。沒有這些現實左右,大家一條心相互配合,單純的付出,加上宗教情懷賦予的信念,使他們越做越歡喜。還有,師兄姊們千里迢迢來這裡做的,並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雪中送炭,對象是需要幫忙的民眾。你無私的付出,對方也會真誠回應,視你為一家人,這種關係,這種感覺,沒有機會參與其中,是無法體會的。
說真的,在佛國做慈濟的師兄姊們是很有福報的。此地是佛陀悟道成佛的地方,是佛教的發祥地,人在這裡,承傳兩千多年佛教濟世為懷精神,這比起在其他地方,更有意義,不是嗎?

證嚴上人《四十二章經講述》─「三無漏學」之戒

佛陀教我們,要把有為的「人、我、是、非」看開,多多體會無形無相的道理,放寬心胸,啟發良知本性,來對待每一個人。盡禮節、守仁義,就是了徹無為法的人。若能這樣,就是「名曰沙門」。
出家以後稱為「沙門」,「沙門」是印度話,意思是「勤息」。勤,就是要認真打拚;息,就是息滅、消滅。既然要追求真理,必定要殷勤精進,求得戒、定、慧;戒、定、慧,在佛法稱作「三無漏學」。這是出家人追求的目標,修行的過程不能沒有這三種方法。
第一就是「戒」,戒是防非止惡,預防我們的心起罪、身行惡。有了戒,沒犯錯,心就自在。一個人若做錯,心就會煩惱不自在,就說:「我今天不對,要趕快來懺悔。」做了以後才懺悔,是不是真能把罪洗掉呢?太難了。
罪未生以前,要預防使它不生起,這就是戒。「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速斷」,還沒生惡,就要預防不要生起惡念;如果沒注意讓它生起,要及時反省,趕緊斷罪惡的根源。「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若有在用功,有一分善念,就要讓它盡快增長起來;還沒生起的善念,要使它盡快生起,這叫做「勤」。

靜思精舍師父向參與尋根的培訓委員分享「慈濟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