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肩挑大任續慧命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看到慈青孩子們都長大了,而且成家立業,真的很欣慰。每個人都要顧好自己的家庭,不但要陪伴孩子,也要教育他們。
身教很重要,因為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小社會,家庭的生態,則是他們人生的大教室。孩子在家裡,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總是最多的,因此家庭必須成為教育的典範。

孩子心不變 肩負社會之責任

孩子們到學校,會很用心地接受老師的教育,但是上課是「形態」,不是「生態」。生態跟形態是不一樣的,教育孩子是生態,不是只有形而已。我們培養孩子,是期待他們能入人群為人間付出,所以從小就要教導他們生活的態度,再加上老師的形態教育,孩子們的人生方向才會正確。
二、三十年前的你們,從幼教、小學到中學、大學一直到現在,有的還很年輕,有的已是壯年。不論你們現在為何,都必須「莫忘當年」。你小時候的老師,或許他是教聯會的老師,不要忘記他是如何教你的;或者是父母,可能曾經帶著你回精舍。就因為有那樣的因緣,我們才能這樣見面,你們才會有慈濟的慧命。
期待各位要發大心。要知道,慈濟立足在臺灣,可是慈濟的精神、愛的能量是普及全球的。希望大家要以慈濟為榮,而且成為社會、家庭的棟梁,肩負起社會人間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要負起塑造家庭為典範的責任。

人生本是苦 莫被苦攔住

人生來到人間,就是「苦」,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要興起一個念頭——人間本來是苦,撐得過,就是菩薩,而菩薩是為苦難眾生而來,因此碰到了逆境,就要慶幸自己是遇到菩薩道場,要好好地用心修行。
我就是這樣,因為我知道人生本來就是苦;苦,很正常,所以沒有「苦」攔得住我,也就不會被「難」攔住,所以關關困難關關過。度過了困難,會覺得自己這輩子有用。
我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度過每一道難關,自己便會很歡喜、輕安。我時常都說,我天天都輕安、自在,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修行的方式就是那樣容易,碰到了困難的關卡,就要認定「這是我的道場,要好好修行」。跨過了分秒、時日,這就是我們的能耐;有了這分能耐、這樣的能力和力量跨過去,過去的就當它是昨天,今天就要延續於未來。(人間菩提20230618整理/魏玉縣)

【365天.天天靜思語】不讓生命寂寞

種子是「一」生無量,每一粒種子,只要肯耕耘,撒播下去,一定可以結許多的好緣。佛法說,未成佛前要結好人緣,難得人身,就要展現生命的精彩價值,千萬不要讓自己的生命寂寞了。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茄苳老樹
靜思林裡的茄苳老樹,繁盛茂密,綠蔭如傘,樹齡超過三百年。
曾經,它們面臨死亡,那是由「大樹銀行」移植至前主人(林志忠,從事建材行)時,好幾年不長芽,已呈枯枝現象。幸主人細心呵護,每日灌溉時一直為它們加油打氣,並說:「趕快活起來,靜思精舍那裡沒老樹,等你們長出新芽,就送你們到精舍去,讓你們的樹蔭為人遮陽。」心地含情種,法雨即化生。枯萎的老樹終於有了化機,活潑潑地一片春意,它的主人信守承諾,將它們送到精舍來──那是一九九四年二月的事了。
百年生命,見過多少悲歡離合呢?「青山原不動,白雲自去來。」茄苳老樹以不動之姿,在此應接萬物,廣結善緣。
常住眾最愛夏天時在茄苳樹下拔草,陰影如傘,涼風徐徐吹來,此時靜觀得眾妙,人無俗慮悟禪機。偶而不免有場即興雨,無妨,往樹洞一躲,可避風雨;往外一看,細雨紛飛,可滌心靈;舉頭四顧,海闊天空。
茄苳老樹還有一個得人緣的地方──它的落葉很大片,藉它來清掃心地,容易契機。
(整理、攝影/釋德懋)

【靜思在人間】在小小的心田種下一顆善種子
文.王智秀(花蓮)

上午,一位年輕媽媽推著嬰兒車來到花蓮慈院大愛醫療溯源館。我看著推車中精神有些萎靡的小小孩兒,心疼地輕聲安慰道:「小寶貝怎麼啦?哪裡不舒服呀?」
「這是我小女兒,感冒很多天了,我帶她來看診,大女兒在那邊。」年輕媽媽指向大廳待號區,並用好聽的原住民腔調回應我。

「大愛醫療溯源館」結合海報與數位展,期望在小小的空間,激發出愛與善的無限循環。(攝影徐政裕)

「妳們住附近嗎?」我問。
「沒有,我們住在山上,看診要開車下山,大概三十到四十分鐘。」年輕媽媽答道。
我彎下身子安慰小女孩,和她玩起躲貓貓。原本情緒低落的她,睜著烏黑的大眼望著我。

大愛醫療溯源館門口處的地板,有燈光投影「走路要輕,怕地會痛」靜思語。(攝影編輯組)

「哇!小漂亮,妳的睫毛好長啊!怎麼這麼漂亮呀!」我發出真心的讚美。
小女孩聽見讚美,露出歡喜的笑容,年輕媽媽也跟著笑了。
我微笑點頭致意後,便轉身服務其他會眾。

當小女孩聽見讚美時,臉上綻放出如露珠般歡喜的笑容。(攝影徐郁茜)

過了許久,一個小小孩兒搖搖晃晃地,邊笑著朝志工接待服務臺奔來,後面跟著一個約莫六、七歲的小女孩,再接著就是那位年輕媽媽。
「是那個小女孩啊!原來她都會走路了!」我心裡想著。
「不要跑,會跌倒。」媽媽叮嚀著大女兒:「把她帶進來。」
我連忙走向小女孩,準備將她帶往大廳。

願這顆善種子在女孩的心田中生根發芽,待因緣具足之時,早日開花結果。(攝影釋德宸)

小女孩扭身一轉,正想跑進溯源館,我輕聲喚住她:「小寶貝,來,妳看!」
我快步走近她,手指著溯源館入口處投影在地板上的一句靜思語:「走路要輕,怕地會痛。」
我念給她聽後解釋道:「小寶貝,妳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她停住腳步,像是在聽我說話。於是我繼續說:「這是師公上人,證嚴法師教我們的,走路要輕~輕地,不要用力碰,碰,碰,地板會痛痛。」
見她仍停住不動,我接著說:「師公上人教我們對大地要有疼惜敬愛的心,所以我們走路要輕輕、慢慢地唷!」
說完,我示範給她看。沒想到,這看起來剛學會走路的小娃兒,竟然學得有模有樣。她和姊姊在館內走了一圈後就出去了。
沒多久,她又跑了回來。
我站在值班台旁,默默地微微轉頭裝作不經意地看著,發現小女孩在進入溯源館前,真的將腳步放緩,輕手輕腳地跨進館內。
看到這一幕,我很感動,她聽進去了。果真是人性本善,純真的心,總是與純善相應,因此更容易「信受奉行」。
期盼這顆善種子,能深植在她小小心田中,待因緣具足之時,早日開花結果。

你我生命中的「希望的引航師」
文.顏 莉

畢業季剛過,即使捨不得離開老師與同學,還是要輕輕揮別,邁向下一個學習的旅程。

畢業,是下一個學習的旅程。(圖片來源:慈濟慈善新聞網)

不論接下來是升學或就業,能帶著前行的,就是老師一年又一年的諄諄教誨,或許慈柔,或許嚴正,在耳濡目染中,都漸漸成為學子或社會新鮮人心中的準繩,一個方向的指標。
而即使已踏入社會十年、二十年,甚至青絲變白髮,又有誰曾忘記自己的一二恩師?

《希望的引航師》是證嚴上人對教育工作者的慈示與期勉;於重視孩童教育的為人父母者,亦深具啟發。(圖片來源:靜思人文出版處)

除了父母是我們最初的導師之外,接下來就是學校的老師了;想到莘莘學子,想到人格養成,想到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如何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梁,最能指引方向的關鍵人物,往往就是父母與老師。
然而,父母與老師心有所惑時,又要從哪裡尋找自己的方向,穩定自己的教育理念與初衷呢?

《希望的引航師》一書,亦涵融了佛學的深度,讓人看到事理相應,以及生命的活水源頭。(圖片來源:靜思人文出版處)

靜思人文於二?二四年七月甫出版新書——《希望的引航師》,共收錄三十篇證嚴上人開示,其中多篇談及「靜思語教學」分享,於師生關係大有助益;其教學成果甚而延及各個家庭,解決了許多親子間的情緒問題,從而開展新的互動模式,圓融並還原親子之間更美好的表達,建立更深厚的情感。
證嚴上人時時叮嚀「老師心,菩薩心」,書中更有李明亮校長親切溫厚卻又以身作則,「視學生如己子」的生活典範;上人深心期勉父母師長能深刻體認:自己的言行舉止,即是「孩子的模」。
本書除了對校長、教師有所慈示與期勉,對於重視孩童教育的為人父母者,實亦深具啟發;各篇文字不時深入淺出地涵融佛學的深度,讓人看到事理相應,以及生命的活水源頭。
《希望的引航師》,不只是為教育工作者而集結的上人開示文,如果你也追求真善美,希望擁有和諧人生,期盼生活在祥和社會中,那麼這本書裡,上人的珍貴法語,也將是你我生命中的——「希望的引航師」。

證嚴上人《三十七道品講述》──七覺支之「擇法覺分」

人生,應該要選擇什麼樣的方法修行?《摩訶止觀》說:「修此七覺,即得入道。」如果能好好瞭解這七種覺悟,七種分別法,方向就不會錯。
第一是「擇法覺分」,擇就是揀擇、分別的意思,用智識觀察世間諸法。「善能簡別真偽,而不謬取虛偽之法」,我們若有智慧,就可以分別所修的教法是真是偽,而不會取著錯誤邪妄的法。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擇法」,選擇正確的道法;擇法後就要堅定,選擇了一種法門,就要永不後悔。如果選擇一條永不後悔的覺道,走起來自然每天都會很歡喜,這樣的歡喜要以精進為起點,在志同道合的菩薩道上,互相鞭策、彼此勉勵。
雖然在凡夫地難免有煩惱,但仍可互相善解,善解後的心靈就是真正的歡喜。能超越凡夫的境界,就能彼此善解、去除種種粗重的煩惱,更能心安身輕。
輕安也要時時正念,從四念處到七覺支都不離開正念,有正念才能正定,能正定才能捨掉一切人我是非、物欲境界等等。雖然說是七種方法,其實都不離開一念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