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勤修福慧聚微光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我經常反覆提醒大家「多用心」,期待每個人都能先照顧好自己的一念心,然後再由近及遠,從最親近的人開始,用感人的故事來鼓勵、勉勵他人,淨化人心。

累積微光,照亮他人

有時,一些訪客會與我分享他們擁有多少財富和企業,講得津津有味,並且還規畫著未來的開發計畫……聽到這些,我心中總是期待:如果他們能撥出一點錢,哪怕只是一點點,就能幫助許多人。
苦難中的人所求不多,只要有一杯米、一碗飯,他們就會感到滿足。相比之下,我們是否對眼前的生活感到「足夠」呢?人心不足,每一分的貪念皆源於「貧」——貪心永遠來自內心的貧窮。
在天災人禍頻傳的世間,如果只是為自己求平安,往往求不可得;想要福,就必須多造福。
我非常讚賞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的慈濟菩薩,他們主動承擔起佛陀故鄉尼泊爾藍毘尼的救貧工作,不僅付出行動造福,還福慧雙全,運用智慧來教育當地人,讓他們懂得努力工作改善生活,從而能夠回饋助人。
在尼泊爾或緬甸,許多貧困人在接受慈濟援助後受到啟發,習慣在每天煮飯前從鍋中抓出「一把米」來布施;經過一段時間,家家戶戶所收集的米就像一座小山,成為珍貴的助人力量。
由此可見,即使是如螢火蟲般的「極微光」,只要積累起來,極微光也能成為「無量」,照耀天下暗角,讓貧窮苦難人也能夠打開心門,走出困境。

極苦能度人,極樂需戒慎

菩薩在人間,只要發心行菩薩道,人人皆可成佛。佛陀教導我們,每個人本具佛性,心中都擁有一座靈山塔。佛在心中,我們現在正是在靈山塔下修行,何須到處尋找靈山呢?
靈山,在我心頭也在你心頭,而塔則是「德」,德必須修。我們要認真修行,提升自我品德的高度;當見到世間有苦難,應發揮良能,運用方法將坎坷的道路鋪平,讓人人都有路可走,共同朝著菩薩道的方向付出。
極苦,是度人的題材:極樂,要自我教育,不可以迷失方向,變成了墮落。有錢不是不會墮地獄;享受、造業多,那也是一種危機。
天下災難頻傳、國土危脆,如何將「危機」化為「生機」?要想淨化天下的大環境,必須從淨化人心做起;只要人人有心,有志一同,淨化天下的力量就大了。
(人間菩提20230716整理/洪淑芬)

【聞思修】從凌亂中看見法

文.劉欣盈(懿紹)

證嚴上人開示:「付出造福就是在自我祝福,無論力量大小,起於行動,會合起來,就是為大眾、為社會祈安、祈福。」

2024年7月24日,凱米颱風將靜思精舍吹得凌亂不堪。(攝影釋德懋)

7月24日凱米颱風過後,精舍一片凌亂,許多志工紛紛回來協助修剪草木。師父們清理了超過一個星期,經常冒著風雨,衣服都被雨水和汗水浸濕。
出坡時,我們要從糾纏的枝條中拉出大樹枝,撿起小樹枝,讓師父放入機器中攪碎。拉樹枝時,要從最上面的開始逐步向下,才不會那麼吃力。站在機器旁,耳邊充斥著機器操作的噪音,幾乎聽不到師父的聲音,只能依靠手勢和表情來判斷。看到樹葉很多時,要趕緊遞上樹枝,透過這個過程,鍛鍊自己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判斷力,並提升手眼協調能力和手指靈活性。

颱風過後的肉桂葉需迅速挑選,用於淨皂軒產品製作。(攝影劉欣盈)

當樹葉過多時,需要搭配樹枝共同攪碎,否則機器一卡住就需暫停,要將樹葉清理過後才能再繼續進行。待人處事也要掌握柔中帶剛的道理,過於柔軟會讓人失去鬥志,過於強硬則會引起反感。一如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無不因人、因地、因時而有了善巧與方便。
被颱風颳下的肉桂葉也需要加緊速度挑選,才能提供淨皂軒製作相關產品。第一道關卡,是分辨土肉桂和陰香,兩者雖然相似,價錢卻相差甚遠,容易混淆。師父表示,可以通過嗅、嚐葉子的味道來區分。

無明煩惱如同未處理的樹枝,唯有轉煩惱成菩提,化無用為有用,才能在困境中找到方向與使命。(攝影釋德玟)

一開始,傻傻分不清的我,在處理這些散落的樹葉時,可說是毫無頭緒,速度很慢。師父建議我使用托盤進行大範圍的處理,不用猶豫,這樣速度會較快。果然,做事情要用對的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物品的價值需要人來賦予,在智者的眼中,每一樣東西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們的無明煩惱,如同那些縱橫交錯的大小樹枝,若不處理,它們就會變成廢棄物,毫無價值。唯有轉煩惱成菩提,化無用為有用,我們才能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與使命。

【人間好修行】體現生命價值
文.寧明靜(花蓮)

佛言:「富貴學道難」,但在慈濟,富貴人家學道卻不難。每當世上發生重大災難,富有愛心的實業家們不但立即捐輸物資,還與大家一起在街頭手捧愛心箱勸募。這些捐獻讓人感動,身體力行更是令人震撼,而他們所帶來的啟發和推動,對於社會的影響也非常大。

二十五年來,胡光中(左)肩負重任,承擔土耳其慈濟負責人的職責,代替上人照顧這塊土地上的苦難。(圖片來源土耳其聯絡點提供)
慈濟志工訪視因戰亂逃難到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了解中小學學生就學情形,造冊評估發放助學金事宜。胡光中填寫學生資料。(攝影余自成)

在困境中綻放希望
胡光中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實業家,同時也是虔誠的穆斯林。因為在聯合報「救援土耳其,臺灣在哪?」的一封投書,進而參加一九九九年慈濟在土耳其大地震後的援助行動而深受感動,於是成為慈濟志工。二十五年來,他肩負重任,承擔土耳其慈濟負責人的職責,代替上人照顧這塊土地上的苦難。

土耳其南部地震救援,人文真善美志工哈里塔尼(左)與志工討論拍照記錄。(攝影Musa Al Ahmed)

近十年來,為了讓逃到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孩子能讀書,胡光中不斷奔走,找孩子、找老師、找教室,不僅熬白了頭髮,操碎了心,甚至因為學生差點拿不到學歷證明,而一度焦慮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失聲無法講話長達兩個多月。這位大老闆每天花兩個多小時往返滿納海國際學校,比起僅需五分鐘就能到自己公司的時間還多,然而他卻甘之如飴,感到幸福而不覺得辛苦。

哈里塔尼(右)表示,慈濟對他影響很大,讓他懂得奉獻的意義,以及志願服務和幫助他人的真正含意。(攝影杜嘉儀)

滿納海學校全校共有三百多位志工,其中四十二位難民老師完成見習培訓,將於今年年底受證慈誠委員,另有兩位學子將受證慈青。

2022年7月29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贈兒童繪本予滿納海國際學校,哈克(左)以志工身分來學校,與學弟妹分享這份這麼棒的禮物。(圖片來源土耳其慈濟志工提供)

今年二十四歲的哈里塔尼來自敘利亞,即將成為慈青的他說:「如果沒有慈濟,沒有滿納海學校,我的處境可能會更加艱難,我會被迫去工廠打工而輟學。」如今,已是大學二年級生的他,是不久後將要出版的阿拉伯語《靜思語繪本》編輯。作為人文真善美志工,哈里塔尼於二○二三年土敘大地震期間,親赴災區二十三天,用鏡頭記錄了無數苦難與愛的援助。「慈濟對我影響很大,讓我懂得奉獻的意義,以及志願服務和幫助他人的真正含意。」

2023年7月28日,慈濟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組成華語學伴團,於土耳其滿納海國際學校進行國際交流。(攝影Mohammed Nimr AlJamal)

另一位即將成為慈青的哈克,年僅十九歲,已有七年的志工服務經驗。他是胡光中和主麻教授在街上找到的孩子。那年他十一歲,成為最早一批進入滿納海學校就讀的難民孩童。
二○二三年土敘大地震時,哈克主動要求前往災區承擔人文真善美志工,其中他拍攝的一張照片,被選為慈濟《月刊》第六七七期的封面。「我深深感激這個第二個家庭,始終如一的支持,幫助我度過難關。」已完成高中學業,並順利考上大學的他說:「慈濟將我的生活,從一個工廠工人轉變為一名有希望成為工程師、實現夢想,並過上更好生活的學生。」

滿納海學校因為有胡光中(左一)、周如意(左二)、余自成(右二)和主麻教授(右一)等人的會合,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攝影Mohammed Nimr AlJamal)

讓師父看見希望
上人期許,讀書就是希望,受教育不僅要懷抱愛的心念,心裡還要有堅定的願力,未來也要用愛付出回饋於人間。

用愛助人 造福得福

對應法脈:知福、惜福、再造福
聽到報導說,臺灣幸福指數低。我想不通,臺灣的生活水準很高,為什麼幸福指數會低呢?反觀天下這麼多窮困苦難人在飢餓中,生活機能、環境那樣的差,到底什麼才是幸福?
我們一定要雙管齊下,讓人人見苦知福;不見苦,永遠都不知福。希望大愛臺能把天下苦難人報導出來,讓大家看到,我們的生活是這樣,他們的生活是那樣,比較看看,自己是不是很有福呢?
假如人人的心能軟一點、有大愛一點、節省一點、付出一點;有福的人多,愛一點一點的付出,那些苦難人不就得救了嗎?看到其他地方的苦難,要見苦知福;知道自己有福,就要惜福,還要再造福。所以我們要來推動,讓人人幸福指數升高,要人人心靈懂得自己有福、多快樂,這就是富有餘(臺語);富有餘,就可以用愛去幫助苦難人。
宏觀天下,苦難人偏多,我們是有福的人,應該要如何來生活、如何幫助人,提升自己的幸福快樂。總而言之,幸福是自己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