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初心不移醫道長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希望,當一個人身體健康,才能真正享受人間美好的幸福。
佛陀教育我們「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製造不淨物,特別是失去健康時,那真是苦不堪言!此時就需要仰賴醫療資源的守護。

拔苦更要予樂,發揮良能不忘初衷

聽見簡瑞騰醫師的分享,感受到醫療體系的合和互協。他當年在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陳英和院長手把手地教導他,陳院長的子弟兵早已開枝散葉在全臺各地,像是簡瑞騰醫師也已經承擔斗六分院的院長,承接醫道、獨當一面,如今出書記錄師徒之間的醫療人文傳承,值得肯定。
無論醫療科技如何發達,這些都是方便應用而已,不可或忘的是守住從醫的一念初心。回想我自己,當初也是基於單純的一念心,因為我知道人間最苦莫過於病苦,希望東部也能有一所醫院守護民眾的健康。
如今,臺灣社會邁入高齡化,現今的富裕與安定,主要來自於老一輩人的努力,因此我希望慈濟的醫療志業能關注老病者的照護,當作是對於社會的回饋與報恩。
醫療院所屬於營利性質,業界相當競爭,不過慈濟的醫療建設來自於會員大眾的愛心護持,因此慈濟醫院的價值並非以收入來評估,而是能否真正為病人拔除病苦,而且「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不只照顧病人的身體健康,更要有能力給予心靈的安穩,這才是我認為最好的醫療服務,同時也是醫護人員的良能與價值。

營利不如共善,合和互協相互成就

我自出家修行到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我對我自己有信心,因為我做到了!我也期待醫療志業的每位同仁能尊重自己、信任自己,秉持著當初立下的志向,發願以醫療專長利益眾生,並且和我一樣做到信、願、行。
五十多年來,慈濟四大志業步步踏實在推動,那是因為我心心念念始終沒有遠離初衷。對於慈濟醫療,我重視良醫、良護的培育,所需要的人才必須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願意「以師志為己志」,與我一同對準方向去做。
在慈濟,大家不曾聽見師父說到「賺錢」二字,我唯一希望的是聽見大家合和互協,讓我們的醫療水準有所提升,醫療技術對於地方民眾的健康照護有所貢獻。期待大家繼續朝向正確的方向努力!
(人間菩提20230420整理/明學)

【365天.天天靜思語】心鏡

無為無欲,自然心念清楚如明鏡,不受外界欲念污染。
我們這面心鏡能夠清澄,自然「顛倒亂想,不復得入」,很多煩惱,和顛倒的亂想,就不會進入我們的心。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精舍落羽松步道裡,秋色繽紛的落羽松,襯著晨光,映照水面上,金黃色的光彩,絕美!
(整理、攝影/釋德懋)

【靜思在人間】有禮,不亦樂乎

撰文.謝素燕

至聖先師孔子曾言:「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想,如果他能穿越時空來到清邁慈濟學校,必定會面露微笑,欣慰地加上一句:「有禮,不亦樂乎!」
踏入清邁慈濟學校,映入眼簾的是明亮整潔的校舍和綠意盎然的環境,彷彿置身一座桃花源。當學生魚貫進入校園,我看到了動人的風景。

清邁慈濟學校以全人教育為目標,藉由生活教育及人文涵養,來培育身心靈健全的人才。
孩子們以跪姿排隊等待老師批閱學習單。

由於我們安排了觀課課程,步入校園的路途中,每每遇到學生,孩子們總是面帶笑容和大家打招呼,甚至有些孩子三五人一組向我們鞠躬問好,這樣的舉動讓人十分感動。此情此景,在一般校園已難以見到。
更令人驚嘆的是泰式禮儀。當課堂快結束時,老師坐在座位上批閱學生的學習單,只見孩子一個個熟練自在地以跪姿排隊,我不禁好奇問道:「為什麼要用跪姿給老師改作業?」孩子們很自然地解釋道:「我們不可站得比長輩高。」啊!這就是所謂的長幼有序吧!

孩子們一個個以小快步躬身而過,並回頭開心地和師長揮手道別。

古人所謂的「趨庭之教」,乃源自孔子教導其子孔鯉,詢問他是否學詩禮?當時,孔子站在庭院,孔鯉從他面前經過時,以小快步躬身而過,因此名為「趨庭」。
我想像著那個被稱為「禮儀之邦」的年代,慨嘆自己不曾親睹。然而,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清邁慈濟學校放學之際,我見到了類似的情景。當孩子從校長和主任面前經過時,他們一個個以小快步躬身而過,並且回頭開心地和師長揮手道別,依序搭上交通車離去。

孩子們進入教室前,將鞋子整齊有序的擺放於走廊上。

在清邁慈濟學校裡,無論走到哪裡,所見都是如此有禮有序。例如,走廊上鞋尖朝外排列整齊的鞋子,以及教室內桌椅整齊排放;當孩子離開座位時,會將自己的椅子推回原位;升降旗時,就連小一的孩子也靜默有禮,沒有任何喧鬧聲。下課時,每個人都帶著笑容,同學們相伴而行,也能看到和藹可親的校長和孩子們自然地談笑。
在清邁慈濟學校,我真切地感愛到「有禮,不亦樂乎!」倘若孔子再世,一定也會對此微笑讚歎吧!

【靜思在人間】這樣吃素最健康
文.顏 莉 | 圖.靜思人文出版處
怎樣吃素最健康呢?想知道答案,就一起來看看【科學實證】《這樣吃素最健康——預防10大慢性病症營養指導與應用食譜》。
這本書的作者是慈濟醫療財團法人林俊龍執行長,林執行長帶領團隊從2005年建立臺灣本土「素食營養世代研究資料庫」,針對「素食與基因及疾病生成之間的關聯性」進行研究,已發表20篇論文,透過科學,證實素食有助身心靈健康及保護地球與自然生態。
書裡有各篇論文的摘要,重點一目了然,篇名下方亦附英文與該篇之「文獻位址」,讀者若對某些病症想知道更多,都能以關鍵字在網上搜尋到論文全文,除可了解醫療團隊的用心研究,也能汲取更多醫學新知,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多一層把關與認識。
《科學實證:這樣吃素最健康》是臺灣第一本科學大數據:經種種研究證實,素食有助降低10大慢性病症風險,包括預防與改善(1)糖尿病、(2)脂肪肝、(3)膽結石、(4)痛風、(5)中風、(6)泌尿道感染、(7)白內障、(8)憂鬱症、(9)心血管疾病、(10)失智症等病症;而且,(11)還有助延緩新冠肺炎重症惡化。
本書作者其實是「作者群」——除主要作者林俊龍執行長外,同時也邀請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就環境與素食議題撰述專文,還有13位專科醫師分享蔬食心得、營養攝取,以及如何常保健康的保健保養之道!
除了文字令人獲益良多,書中還有許多色彩繽紛的「美圖」——因為「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營養科團隊」以上述10大慢性病症為主題,設計出40道美味又營養的健康素食食譜,包括全穀類、配菜、湯品、甜點、飲品的製作,書中也有表格詳細列出每道佳餚的營養成分。
相信大家看了這本書,可以對素食與健康的關係更有所了解,也期待您不妨依書而行,跟著書上做做看,吃吃看,或許有天您感到身心更健康輕盈,也會忍不住與周圍的人開心分享:「這樣吃素最健康!」

證嚴上人《三十七道品講述》──五力之「慧力」

「謂四念處之慧,照了一切諸法,若慧根增長,則能除一切邪妄之執,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五力的第五項稱作「慧力」,「慧」是深思觀察,透徹瞭解四念處的真諦之後,進而產生的智慧,這分智慧就是心靈之光。其實光明人人自有,只是被種種顏色遮蓋。
像電燈本來就能發光,只是燈泡被外物掩蓋包覆,光無法透到外面,而不是燈不發光。同樣的,人人都有原本的慧性,都有心念的慧光,只因無明覆蔽,使光明無法自照。看透四念處的道理,就像拿掉遮蓋電燈的障礙物,讓本有的光芒照射出來,所以說「四念處之慧,照了一切諸法」,能照出外面種種事物與理。
學佛,就是要破除一切邪妄之執,開啟智慧,懂了道理就要實行,念道而不行道,就是偏邪,知而不行也是偏,偏在哪裡?偏於我思、我見、我執,儘管道理懂很多,卻只為自己著想。學佛者要能出大力,必定要先破除小我,就像小雞,要先破殼而出,才能見天地的光明,才會長成大雞,然後才能再孵小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