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緬懷典範警無常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人人敬重的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捨報圓寂了,多麼令人不捨與哀悼啊!一九八三年二月,花蓮慈濟醫院動土典禮,星雲大師也蒞臨參與,來自教界的護持令我難以忘懷。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在提醒我們:在人世間若不懂得把握時間精進,空過人生又有何快樂可言呢?尤其當無常乍到,更是令人後悔莫及!

無常乍到如夢初醒,成住壞空苦不堪言

昨天凌晨,土耳其接連發生規模七點八與七點五的強震,瞬間造成千棟房屋倒塌,那景象真是驚心動魄!災區範圍廣大加上餘震不斷,搜救困難。試想,當生命處在驚嚇和怖畏中,受災民眾真是「度日如年」!
在地震中罹難的人,也許災難發生前,他們是擁有夢想的年輕人,或永遠在為明天做規畫的企業家,生活充滿著希望!然而一切的人生美夢都只維持在地震發生的前一秒鐘,接著數秒間,大地震震毀了他們的夢想。
這是名副其實的「人生如夢」!夢碎之後宛如大夢初醒般。一旦有苦難發生,我們對於世間的無常、苦空,以及成住壞空都不免感到遺憾,對那些受苦的人們也覺得不捨。
人生苦難偏多,在土耳其、敘利亞這兩個鄰近國家,同樣遭受這些苦,這兩個國家難道還要繼續再爭嗎?真的不需要。真正要爭的是為善競爭!目前慈濟的救災援助已經啟動,我們的賑災物資如何出關?在寒凍的災區裡,慈濟的厚毛毯如何送達當地受災民眾的手中?如何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棉薄之力,讓他們得以溫暖。

聞聲救苦啟動賑災,出錢出力愛不缺席

哪裡有災難,愛的能量就能快速會合,啟動人力和物力,以實際的力量啟動救援,才能在人間的寒冬送上一絲絲的溫暖。這次的國際賑災,很感恩中華航空公司協助慈濟運送救災物資,他們也及時發揮了愛的能量,感覺很溫馨。
世界各國馳援土耳其的震災,而慈濟志工也動員四十位委員與慈誠組隊進入災區,為這一波的大災難送去愛心。志工在災區一定要時時提高警覺,保護好自己的安全,而且用心為人間付出。
天地四大不調、國土危脆,這是佛經裡教導我們的真理,面對世間的災難,我們需要拉長情、擴大愛,在人間菩薩大招生,只要能有多一點人行善,福氣就愈大。
(人間菩提20230207整理/明學)

【靜思在人間】【20231108晨間分享】上人要帶我們去哪裡?

撰文/張貽翔 攝影/黃宗保、黃英喬、慈濟基金會資料照片

11月初,上人行腳來到高雄,靜思堂裡熱鬧滾滾,彷彿家中辦喜事般。八日一早七點多,正式會客前,由德澧師父主持晨間溫馨座談。
一開場,德澧師父說近日有會眾提出疑問:「你們的上人想要把你們帶到哪裡?」「你們死後想要去哪裡?」


德澧師父反問大家:「大家覺得,上人想要把我們帶到哪裡?你們死後想要去哪裡?」
「慈濟世界」、「娑婆世界」、「再來人間」、「行菩薩道」、「生生世世還要來……」的聲音此起彼落。
「大家都知道,佛陀說法不離四諦──『苦、集、滅、道』,也不離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上人說法也是不離四諦、十二因緣。我們人生除了有生、老、病、死,還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或說苦苦、行苦、壞苦等『三苦』。」德澧師父向大家分享佛法中最重要的概念。


上人在《八大人覺經》和《無量義經》中,告訴我們苦的原因,這些原因不離「三理四相」,也就是生理──生、老、病、死;物理──成、住、壞、空;心理──生、住、異、滅。而四聖諦的「苦」是果,「集」是產生煩惱造成生死輪迴的因;如果要解脫,就是「滅」與「道」,滅是果,道是因。
德澧師父自述從十歲起,幾乎天天聽上人的法,覺得每一句都很受用,心想:「上人說法這麼多,真正最精華的是什麼呢?」「上人又如何用現代的語言,傳達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時代的法?」
「感恩、尊重、愛。」德澧師父道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上人的起心動念都是感恩,無論好緣或生命中的逆增上緣,上人總是心懷感恩。而「大愛」是上人最核心的思想,因為「感恩」與「尊重」都是來自於大愛。上人出家前,發願要提起天下的菜籃,而非小家庭的菜籃,這就是大愛的思想。
日前,上人行腳至臺南,看到不少資深志工因自然法則而衰老、生病;他們即使罹癌,第一時間不是抱怨,而是接受疾病、接受治療,為了不讓上人擔心,所有的勤務依舊如常。
一般人觸對到境界,總是先感受到痛苦或快樂,於是開始有了瞋恨或貪愛的造作。但對於法入心的慈濟人而言,他們從十二因緣中的「受」斷除,雖然身感受到苦,但心不苦;而上人的功力更上一層樓,從十二因緣的「觸」,便與凡夫不同,因為上人的「觸」是「明觸」,也就是所接觸到的人事物,完全沒有煩惱的心念,生起的都是感恩、尊重和愛。


「上人教我們這些種種的法門,最終的目的地是要去哪裡呢?」德澧師父睜大眼睛環顧四周,似乎想要聽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一位師兄很有自信的回答:「行菩薩道。」
「菩薩道的盡頭是苦難眾生,苦難的眾生之後呢?」德澧師父引導大家思考,行菩薩道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上人說:『我每一個弟子,都要成佛!』」德澧師父以非常肯定的語氣,一字一字道出上人的心願。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的心與佛是平齊的。」上人日前開示時說到:「我的弟子也要慢慢提升,拉到與我平齊,與佛平齊。」
德澧師父鼓勵大眾:「好好跟著上人行菩薩道,真正做到感恩、尊重、愛,我們要一起成佛,大家要有信心!」
所有的靜思弟子聽了這一席話,內心無不充滿悸動。雖然「成佛」對我們而言很遙遠,但是大家還是提起信心,齊聲喊出:「我願意!」這一句「我願意」不只是口號,它已深植慈濟人的心,更是找回慈濟魂,化感動為行動,精進於菩薩道,祈願人人皆能成佛。

來自隧道那頭的光亮

一位三十歲的男性,日前因不明原因在隧道路倒被發現,當時他身邊有大量的感冒藥跟成藥,送入台北慈院急診後轉到加護病房救治,再轉到腸胃內科病房。
病房護理師們發現,他經常坐在床旁椅上,看著窗外,鬱鬱寡歡,若有所思。經過了解才發現,原來他小時候,父母離婚,他跟著父親四處躲債,所以國中輟學未繼續就學。因學歷比較低,所以找不到工作,最近他的爸爸又突然消失、房子的租約也到期了,種種的原因,讓他不想再繼續他的人生。
副護理長黃琬迪娓娓道來這位年輕人的故事,聽到這裡想必大家心中都不免嘆息。透過醫療團隊跟社工師不斷的關懷,終於讓他打開心房,說出心裡的擔憂。原來他是擔心出院之後,沒有工作、不知道要住哪裡?他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社工師瞭解他的情況後,就推薦他在台北慈院做清潔工作,慈濟基金會也以急難救助幫他租屋,讓他有個安身之所。腸胃內科主治醫師李宗憲醫師,知道他出院之後要來病房工作,也特地來看他,並拍拍他的肩膀鼓勵他說:「你要繼續加油!」
黃琬迪說:「出院後,這位清潔弟弟他真的非常努力工作,認真刷洗病房廁所浴室,邊邊角角都不放過,連濾水網都認真拿起來刷洗。如果清潔後地面有一點潮濕,他也會仔細擦乾,避免家屬跟病人跌倒。」
台北慈院對病房的清潔檢查是用螢光檢測的方式,怎麼進行呢?「我們會在病房的十個點塗上螢光劑,清潔人員清潔之後,我們再用螢光燈去掃射,看有沒有螢光劑殘留,而這個清潔弟弟獲得了滿分!」
有病患看到他的努力,寫感謝信感謝他的付出。還有一位病患家屬是做工程的,看到這位清潔弟弟工作非常認真,所以想要培養他第二專長。終於,這位清潔弟弟增加自信心,對他未來的人生充滿希望感。
這讓黃琬迪相當感動:「從這次的照護經驗,我覺得我們就像小小的螢火蟲,匯聚螢火蟲的微光,大家一起幫助清潔弟弟,讓他的人生從黑暗的隧道中引出光芒。」
黃琬迪分享至此,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台北慈院醫療團隊不僅醫病還醫心,救了他的生命,也翻轉了他的人生。
20231013 志工早會
撰文:崔菊芬 記錄:潘以宸、游春娘

證嚴上人《三十七道品講述》──五力之「精進力」

若要感覺處處都是安詳的境界,就要先培養自己的氣質。與人說話要聲音柔和,要多揚人之善,要多行善事,好事要多參與,好人要多親近。「安非一日之安,危非一日之危」,善必須用長久時間來培養;惡的事情要警惕,不是今日做惡就今日受報,這都是長時間的累積,不可不察。
「人之初,性本善」,怎麼會有惡行產生?因為我們在社會薰習到惡的習氣,走向偏路,卻不覺得自己錯誤。所以要顧好當下的道心,不要讓惡的習氣,傷害自己本來的善念。
「以道德住持積道德,以禮義住持積禮義」,一個人的內心培養道德,自然就累積出道德的形態;內心禮義待人,自然就累積出禮義的形態。反之「以刻剝住持積怨恨」,若是心態刻薄,對外就積來很多怨恨。
學佛必定要學得由內而外,最重要是顧好根本、專心一意、守持道念,若能如此,就可以化俗諦為道諦,從世俗的行動進入真理的道路,如此就是「精進力」。除了精進,還要歸在一心,不要故步自封、散亂心念,才不會在日常生活無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