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少欲造福法入行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善惡拔河,造善業化解共業

全球各地都有乾旱、土石流的現象,有的地方瞬間暴雨,一整個月或是一整年的雨量一次下完,使得人們不及防範,大水一來便形成大災難,無從逃避。
極端氣候背後形成的原因,其實是人為因素的破壞,隨著人口的增加,人類不斷擴大建設,不惜將溪床填平用來蓋房子,既搶光陸地也占據河道,違反自然的重重建設,才會形成人類的共業。
眾生共業是累生累世而來,身處在現在的環境中,正好是在善惡的兩端拔河。一邊是心中無明的人,一邊是心存善念的人,力量強的是贏家,看是哪一邊贏或輸。
簡單一點來說,唯有心存善念的人增加,才能解開惡業,因此善的力量要更加積極動員才是。看看一些國家在戰爭中出現了難民潮與難民營,假如人心單純,世間就不會產生爭端,使得善的力量愈加薄弱。
此外,雖然身在平安的國度裡,由於人口不斷增加,經濟活動無法停止發展,高樓大廈林立,而且還愈建愈高!想想地底下要相對挖得多深,才能建立穩固的地基?啟動大型機具不斷地向地底開挖,這是嚴重破壞大地。

一念迷悟,啟動覺性利人間

看看地球上的火山爆發和地殼變動,這些現象代表土地是有生命的,但是人類的開發一代又一代地衍生、惡化、加劇,才會釀成不可收拾的災禍。為了援助苦難,我們除了要積極動員志工發揮善的力量,同時也要勸勉大眾降低物質欲望,最好能清心寡欲,減少消費、多做好事。如此一來才可能修正錯誤的行為,消弭災難。
「迷」與「覺」只是一念之差,及時打消那一分的非分之想,當不該有的念頭一生起,立刻啟動覺性,糾正自己導向正念,那麼我們的念頭才可能分分秒秒都帶著覺性,以溫柔的方式善待人間而不起衝突,也不會犯下錯誤。
在《法華經》裡有一偈語:「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而說法。」意思是告訴我們,在人間動亂之時,人人身上所要披上的「盔甲」是一襲柔和忍辱衣。我們要以大慈悲心讓一切眾生得安樂,也要以柔和忍辱調伏眾生的瞋心與煩惱,無論信仰任何宗教,都能行善道來戒除貪、瞋、癡,真正利益人間。
(人間菩提20230127整理/明學)

《人間大學》是《經典》雜誌「人間大學」專欄的集結;透過人物的介紹,深深打動讀者的心。(圖片來源編輯組)

【靜思在人間】重溫《人間大學》旁聽生

撰文/梁玉燕(加拿大)

數年前,因為參加「校園經典」活動,應邀訂閱《經典》雜誌的因緣,意外獲贈好幾本書──《我們姓臺灣》、《風中之葉》、《單車環球夢》、《人間大學》……其中《人間大學》,著實令我大展視野。

一臉和藹的老者,和他身後燦爛的櫻花映照著藍天,即是這則人樹故事的最佳縮影。而主角,正是為櫻花路樹無悔奉獻的王海清(圖片來源翻拍自《人間大學》)

過去,我對於自己的幸福,雖然心懷滿足,仍時有抱怨,總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應該還能擁有更多,例如身高超越150公分,腰圍小於28吋,又或者在各方面更出色一些……然而當我看了《人間大學》一書中,這十五位活生生的例子時,心中既是欽敬又是慚愧。
一來,我沒有遭受他們生命中有過的橫逆,二來,我缺乏他們那種活出自我的堅毅和勇氣。每一個真實故事,都深深打動著我;學問無分高低,而人格貴在自我淬鍊,只要有心,每個人都可以是生命的主角。
正如作者所言:人間恰似一所大學,每個人都可以是我們的老師和同學,每件事都可能是我們的考題或答案。例如,劉銘身殘心不殘,以其至高無上的樂觀進取,回饋妻子與無數的聽眾朋友;植樹人王海清默默奉獻己力,造福鄉里卻謙稱自己為「老人工」,閒閒無代誌;何美意以歌聲娛人,拋卻自卑的陰影,也自信地活出自己,這是何等的壯志!

自稱「一流靈魂,住在三流身體」的劉銘,努力不懈地與妻子的家人保持良好互動。(圖片來源翻拍自《人間大學》)

還有身無長物的謝春德,始終擇其所愛,將心力投注於攝影藝術;譚瑾甘願卸下美豔的光環,將人生下半場重新歸整,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他們身上,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個高大的身影,俯仰無愧於天地之間,看似平淡,實則豐盈。我欣賞他們無畏名利得失的勇氣,也看到正因為了無牽掛,而活出更自由、逍遙無礙的一片天。
世事本難逆料,誰都無法臆測明天會是怎樣的世界,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們今天努力耕耘,扎實地完成想要進行的工作,即使成功仍未到來,每晚亦能安穩睡去。
細數逝去的光陰,已有六十四個寒暑,而屬於我的輝煌歲月,又能有多少?看看「這些人、那些人」,我不必有太多的稱羨或是過分的怨尤。可不是嗎?曾經,自己也是社會泛流中汲汲營營的一份子,若不是家人的一場病痛,讓奔流的生命激竄起無常的浪花,我也不會在商場上興起急流勇退的念頭,在人生的名利戰役裡得以不敗而退,退到這個海闊天空的疆域,得以悠遊在「藍天白雲配飯,鳥語花香佐餐」這樣的逍遙境界。

謝春德的「家園」系列攝影作品,午後的臺南接官亭一隅。光線透過門扉映照木馬,艷麗而詭譎的色彩,彷若光與影的迷離幻境。(圖片來源翻拍自《人間大學》)

感恩這本書,讓我得以品嘗別人打造的生命學堂。闔上書,晨光已透窗而入,告訴自己,上完別人的生命課堂,也該面對真實的生活層面,還是務實地走進廚房,為孩子們張羅早餐吧!

【靜思在人間】故事

撰文/陳美羿;攝影/施哲富

這應該是十五、六年前的事,當時隨手寫下的一個隨筆,每到冬日,腦海裡就會浮現這個故事,一個我從未謀面的媽媽的故事。
這位媽媽的孩子應該都長大了,不知道乖不乖?辛苦的媽媽,現在過得好不好?
祝福她!也祝福所有辛苦的媽媽。

※※※※※

最近幾天,我一直不斷重複的述說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叫做「原住民媽媽的故事」;或是「單親媽媽的故事」;或是「暖暖媽媽的故事」……因為,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住在暖暖的原住民單親媽媽。
第一次聽到她的名字,是在新店慈濟醫院的建築工地。負責板模的工地主任陳正松提供給我們採訪的「無名英雄」之一。
「她是台東的原住民,獨立撫養兩個小孩。」陳正松說:「每天她從暖暖騎到新店做工,要騎一個多小時。」
「噢!天哪!」我的心好像被戳了一下,這麼遠,騎摩托車?
「新店算還好喔,以前我們的工地在桃園平鎮,她也照樣每天來回。只要有工作,再遠她都去。」
兩個孩子讀高中,還要付房屋貸款,她一個人工作賺錢,非常辛苦。有一年夏天颱風時,土石流衝進她的家,她請了三天假打掃;幸好全家人都平安。
她孩子小的時候,帶到工地來,就放在箱子裡玩耍;下班才帶回家。她把小孩用繩子和她綁在一起,因為怕孩子睡著,會從摩托車上摔下去。
她在公司十多年了,工作非常賣力。老闆知道她的家境,給她跟男工人一樣的工資。
我多麼期待見到她。聽她的故事。

行四大法寶 得幸福人生

對應法脈: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我常說,時時要有四項方法來對治心中瞋怒的氣,第一知足、第二善解、第三包容、第四感恩。有這四種心,自然就會想得通,何必要計較?錯在哪裡、怨在哪裡,一切只是觀念而已。
人生有什麼好計較的,既然不用計較,那就要懂得「滿足」了;有滿足心的人,才沒有計較心。我們要反觀自己和普觀天下,先看自己再去看別人;也可以去看別人再來看自己,就會知道,比來比去,我們比人有福得多了。
如要不埋怨,就要善解,能夠善解才有辦法去包容人。人生最幸福的,是要互相體諒,我們可以體諒他,他就可以原諒我們;彼此之間互相體諒,自然就能夠包容。有善解的心,有包容的肚量,這樣我們所接觸、所看到的一切人生,就能夠充滿感恩;人生如能過著感恩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
知足、善解、包容、感恩,是慈濟人的四大法寶。若有感恩的心,才能啟發喜捨的精神,所做的都可以做得很高興,所捨出去的都沒有怨尤,這就是歡喜心的喜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