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守己修行善天下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天下災難這麼多,想要做的事很多,但生命卻是短暫;不只是生命短暫,人力還很渺小,所以時常會提起,小螞蟻與須彌山的譬喻。

生命有限 把握時間付出

時間是那樣地無窮無盡,空間是那樣地曠無邊際,但人生卻是很有限,很快地由幼年、青年、中年至老年。到了老年,對於時日的消逝,敏感度更高了。敏感度高的,還算是好,知道要把握時間,有能力付出的、可以做的,做就對了。
時常會聽到環保老菩薩說:「師父說的,把握時間,做就對了;年紀大了不做,就快要沒得做了!」能有這樣的觀念,時常警惕自己,要利用生命累積功德。有做才有福,若是不做,天天讓時間空過,而且也是在消耗人間的物資,因此還是要把握時間去付出。
我們投入人群中,關懷大地、關懷人間,聽到的訊息會更多,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讓大腦開竅,不會自我封閉。年紀大了,假如又封閉自己,就如將自己關閉在屋子裡,把窗戶也關起來,看不到外面的境界,也聽不到人間的訊息,自己的心腦也會因此封閉起來。時間久了,會變成了失智、失能,智慧會慢慢消失掉,因為什麼都不知道。

虔誠自律 以愛祥和社會

我天天聽到,慈濟人在國際間救拔苦難。看著災難的訊息,心裡就會很擔心、很焦急,這個地帶是誰在關心的?趕快問,慈濟人平安嗎?距離災區還有多遠?提醒他們密切注意,還要多了解災情,需要我們動員嗎?要用心與關心。
一旦天下有災,總是要叮嚀,唯有人人用虔誠的心,除了關心自己的行為不要偏頗,還要用愛來祥和社會。我們要關心所有的鄰居、社區、社會和整個人群。

守己修行 合力共善天下

「小螞蟻」的譬喻就是說,整群的小螞蟻可以抬走一塊大餅,而且一隻螞蟻,只要有願力,也可以越過須彌山。牠如果都不動,連一個小小的丘陵,都爬不上去,何況攀越須彌山?
我們要修行,如果不去克服自己的錯誤觀念,就說要去關懷別人、要去弘法,讓大家理解佛法,哪有可能?所以修行在自己,但是力量要付出於大眾,才能做出帶動的典範。
每一隻螞蟻,都要有這分帶動的願力。佛陀就是來教導眾生,要發大心、立大願。發心立願了,回頭要守己修行——守住自己的心,好好地修行,與大家的力量會合在一起,共善天下,這樣天下就會平安。
(人間菩提20220310整理/施金魚)

2019年全球靜思生活營,在安師父的鼓勵下,學員在發願表上簽名,響應吃素的願行。(攝影:林家如20190323)

【精舍大小事】《知客·片羽》「攢」便當 「會」心意

撰文/林純霞(花蓮)

「我第一次到精舍參訪,要離開時,慈師父問我:『您坐幾點的車?』」德安師父回想起民國六十九年,當時還是在家居士。第一次到精舍參訪,離開時,德慈師父追著過來,暖心一問,至今銘記於心。
「火車是三點多開,五點左右就到蘇澳了。」
「您等一下,我去攢(準備)便當。」德安師父還記得那時回了德慈師父一句,「不用麻煩,火車一個多小時就到站。」說時遲,那時快!慈師父已快步往廚房方向去準備了。

便當人文
「來到精舍後,發現不只慈師父關心『便當』,德昭師父、德和師父及德如師父也經常幫來訪的會眾——『攢便當』,方便會眾回程食用,免於餓肚子。」早年,精舍生活已非常拮据,仍貼心的關照來訪的會眾,「最細微,卻重要的食事問題」。
在精舍,不經意地會聽到德安師父問候來訪會眾,「吃飯了嗎?」「等我一下,我去攢便當!」這是師父二十多年來,執事知客工作,在「精舍家」的貼心問候。
「準備便當,是上人教我們的。」德安師父傳襲上人及年長師父的言教與身教,他說:「一只便當的『溫度』,代表著家的『溫暖』。」
難怪,曾經有一位來自海外的學者參訪後,有感而發的說,「從便當看到慈濟的人文,這股人情香,讓人難忘,也讓人難以不加入慈濟的行列。」

靜思精舍的便當菜,出自常住師父的巧手烹調,有著完美的配色比例及擺放位置,很日常卻十足用心。(攝影者:顏莉,示意圖)

甘願,不起分別
「其實,我本來不適合做知客執事。初來精舍,一心想的是要過『鋤菜圃』的修行生活。」
德安師父莞爾一笑說:「從小我就非常害怕面對人群。記得,小時候外出,要包頭巾,深怕碰到熟人。」但德安師父俗家母親的一場病,改變了他在精舍設定的執事因緣,「現在回想,母親還真是我的善知識。」
由於德安師父要照顧中風的俗家母親,連續七年的時間,他陪著母親進出醫院,因此無法與精舍大眾輪替執事;師父說:「我連掃個地,都沒機會,心想,知客的機動性高,所以只好接了當時大多沒有人想執事的知客工作了。」
「我最喜歡拿鋤頭,喜歡做粗重的工作,從小就學會種菜,還學會做泥水工;而知客,只動個嘴巴,我其實不喜歡。」另外,德安師父還有一個執念,是他對「福」起分別,他笑說:「我當時認為,知客沒有什麼福報,種菜給僧團吃比較有福,我那時候起分別心,『很大』。」
從不甘願到甘願,從分別心到無所別。德安師父在知客的福田中,種了二十五載,早已安住了。

至誠心,導覽照客
「上人鼓勵我,用至誠的心,接待訪客。」這一句話,安住了師父面對人群的恐懼心,德安師父也找到說慈濟的解方。
「我每天清晨專心恭聽上人說法,志工早會則吸收宗門事務的內容,這些資糧,就是我每天知客導覽最『新鮮』的題材。」
一邊知客導覽,一邊照顧母親的德安師父,看到母親病情起起伏伏,於是發了一個大願,「只要母親病情不要再突然惡化,我要募到五十萬會員。真的不可思議,我母親真的減少了突然間惡化的頻率,讓我多出了許多時間照客導覽,募會員。」
「那時候,正是上人在呼籲人間菩薩大招生的起步,而我發了這個願,就是要實踐,從此跟著願走,募心、募愛。」
~~~
在防疫期間,訪客減少,德安師父仍有方便法門,募心募愛。
「導覽最高紀錄,曾經有一天帶了十六團。」德安師父笑稱,「連喝水、休息時間都要找小縫隙。」
「帶導覽,不小心也會起煩惱,所以要時時抓住心念。」德安師父舉了自己「心走位」的經驗。
「我發現,『心』不夠至誠,面對會眾就不得體。」師父說:「有一次真的累了,可能面色不好,導覽時欠缺情感,被訪客發現了,訪客對我說:『師父,我們自己參觀就好!』」
德安師父回他們:「沒關係。」
沒想到,訪客竟然很嚴肅的再說一次,「我們自己參觀就好!」
「上人曾經說過:『千金難買誠心!』」德安師父在這次的經驗中,深刻體會到上人的教示。

誠意,單純一念
那一次的經驗,更讓德安師父戒慎,隨時隨地修持「至誠心」,以歡喜心面對每位會眾,他更把「至誠意」放在便當盒裡。
「有一天,志工早會後,我為兩位會眾導覽,因為他們要搭十點左右的火車,我半跑著到齋堂,為兩位會眾準備便當。」德安師父談起這樁往事,歡喜溢於言表。
「沒想到,這兩位會眾是有備而來。從聆聽上人主持的早會、與上人一面之緣,會後我領著他們在精舍導覽,及送上兩個暖心的便當後,會眾說:『慈濟是我們要護持的團體,不會錯。』會眾離開前虔心慨捐、隨喜布施。」這該就是「至誠心的互動與感動吧!」
「五十萬會員,圓滿了嗎?」問師父。
「五十萬會員,現在想來,那是我設定的化城。」師父堅定的說,「那是生生世世的無量戶。」
「知客導覽,累不累?」再問師父。
「法入心,就不累。」德安師父說:「這一生,能做利益人群的事,就很滿足了!我還在學習中……。」
德安師父一轉身,牽著放在一旁的三輪車。
「我要去種菜囉!」德安師父抓住零碎的時間,踩著三輪車,後斗載著種菜的工具,往飄來一陣陣泥土芳香的田畦方向,揚長而去……

夜合供佛 法香入心
圖文/釋德怡

近日,前往精舍的環保教育站時,聞到陣陣清甜的花香。循著香味尋找,原來是兩旁近三十棵的夜合樹,枝頭上開了朵朵圓潤的白色花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群芳爭艷,好不熱鬧。尤其新雨過後,花瓣上佈滿點點雨珠,更顯得無比的潔白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凡走在這條路上,任誰看了都會想將它摘下供佛。原本摘花供佛的工作是由善師父負責,由於師父法體違和,盛開的花朵無人採摘,而靜憪師姊在百忙中,總會利用每日清晨到園區健走運動,因此這幾天就由她負責摘花,擺花供佛則由我這香燈硬著頭皮上場。


擺花供佛看似容易,實際上還是有許多「眉角」。我因為沒經驗再加上不夠用心,第一天就自作聰明地將花朵上的兩片綠葉拔除,再將花一朵挨著一朵;第一層鋪滿後再接著鋪第二層,到了最後第三層只用了一朵做收尾。供上佛龕時,不小心還讓花兒掉了下來。哎呀!深自反省,覺得如此草率行事,對佛菩薩非常不敬。
因此隔日整理時,特別先將花朵浸泡水中,再依據每朵花和葉子的樣貌留取綠葉。此時仁師父經過,笑著對我說:「好閒情逸趣,香燈也包此項工作喔?」其實,我從未這樣高雅地工作過呢。
今日,因夜合花略顯橢圓,擺花時,利用彼此的綠葉互作陪襯,讓花朵之間較為緊密,更有層次感,意境也就更加唯美。
這讓我體悟到,人各有優缺,但上人總能看到每一位弟子的優點,並善用其優點;如何取其優點,讓自己和大家相處得更加愉快且合心,這是我要開闊胸襟去學習的功課,一如【靜思小語】所說──修補自己的缺點,找出人人的優點,就能合為圓滿的團隊,發揮良能。

以菩薩的智慧教自己的孩子,以媽媽的愛心教別人的孩子

現在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鬧事的青少年?因為他們有很多看不慣的事情,心很不平衡,對世間很厭煩。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引導他們走上平安康莊的道路,讓他們除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更要有健康的心理。還要讓他們在學業上取於中道,不要光叫他們認真讀書,只認真讀書也不行。
現在有很多孩子很驕傲、不認輸,讀書不要輸人家,一直盲目地拚,這是很危險的。我們應該要輔導他們身心平衡,要在課業上給他們空間,不要一直塞塞塞,一定要他們「考得多好、讀得多好、要多認真」。我們要用菩薩心來看自己的孩子,用媽媽心來看別人的孩子。
假如用媽媽心看自己的孩子,就會偏一邊;如果孩子不愛念書,就把他當成別人的孩子一般;如果看到別人的孩子一直鑽下去,就要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這樣才能平衡。所以說,我們要以菩薩、媽媽的心,來看顧這些青少年。

志工帶領慈少班孩子動手煮素食,為社區弱勢群體送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