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清淨勤行向菩提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我待在花蓮的時間居多,不過我好像一直跟著慈濟志工環繞全球——只要有慈濟志工的地方,彷彿都有一條臍帶直通花蓮,而且連結得很好。我常形容自己「每天繞著地球跑」啊!

節制口欲茹素護生,尊重生命不陷輪迴

存在於你我之間最重要的是「緣分」,我們共同為慈濟開路,更期待這一條人間菩薩道能在全球繼續拓寬,真誠地將佛陀所教導的真理運用在日常生活,讓佛法在人間永流傳。
佛法生活化,志工積極推動「茹素護生」,常聽聞不少志工以行動響應並且分享心得。海內外志工有的在社區舉辦素食烹飪課,邀請餐旅業者一同推廣健康蔬食;也有的地方定期準備素食便當與警局或醫院結緣,關懷這些勞苦功高的專職人員的飲食健康,這些活動都具有帶動作用。
無論是水中游、陸上走或是空中飛的動物,在在需要我們的愛護;茹素,等於是讓所有的生命自由地生存而不受到任何迫害。這就是尊重生命;反之,若是食用動物就是殺生。
人類為了滿足口欲而造下殺業卻不自知,冤冤相報的結果是陷入生命的輪迴。大家有緣走入慈濟也聽聞佛法的道理,但願大家也能聽從師父的教導,以茹素的行動來體現「尊重生命」的理念。

善用佛法淨化人心,慈悲度人永不停歇

有因緣聽聞佛法,如果讓生命懵懵懂懂地過去實在很可惜。請大家不要無端造業而種下業果,反而要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中,成為足以帶到來生的智慧資糧。心中有佛法的人一定懂得發揮愛心、珍惜生命,而且不只是尊重個人的生命,也會尊重所有的生命。
齋戒茹素可以減少環境的汙染,更可以淨化心靈,讓世界得享平安。只要人類不吃動物,就不需要種植作物來豢養動物,讓動物界自然循環,而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口欲促使動物大量繁殖,然後再予以宰殺。如此循環造業,人類也將累積愈來愈大的業力,最終自食惡果。
殺業所帶來的惡果譬如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遷,看看各地所發生的風災、土石流等,這些災難的原因相當於佛法稱之的「業風」,業的風浪造成世間的動盪與不穩定,著實令人擔心!
我們不能忽視因緣果報的道理,行菩薩道是我們在這個時代的因緣,請大家善加把握因緣付出愛心。
(人間菩提20230521整理/明學)

【365天.天天靜思語】菩薩遊戲人間

「錯在哪裡?怨在哪裡?一切只是觀念而已!」
當彼此意見相左時,何妨用「菩薩遊戲人間」的心態看待人事,如此就不會執著己見,而能以坦誠的溝通來達成共識,那麼必然能立群處眾自在無礙。
──摘錄自證嚴上開示

落羽松步道(五)
大石守護──為人處事要細心、用心,不要小心眼。
以45度角姿勢,靜靜地看這顆「守護石」,像不像菩薩的臉?「守護石」也在說法,它右眼睜開,左眼閉著,還有鼻子、嘴巴、頭髮、耳朵……
從步道入口進來都會經過它,「守護石」 默默地憐視來來往往的人,無聲說法:做人不要太執著,擇善固執雖好,但凡事要把「四神湯」用上──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睜眼睛看別人優點,閉眼不看他人缺點;為人處事細心、用心、放心,不要操心,事情就過關了,心境也會更美好哦。(攝影/羅心薷)

 

【靜思在人間】《八大人覺經講述》導讀分享
圖文.靜思人文

《八大人覺經》含經題只有三百七十九字,經文簡短扼要,易於修學,上人述古說今,講述之用字除有時代性的語言外,詞彙亦保存許多中原古漢語,而部分原創之語詞,雖不同於一般常見成語,卻更能曲盡講述之要義。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四大苦空,五蘊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
心是惡緣,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自四月三日以來,整個四月份臺灣地震頻繁,相信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世間的無常,以及大地的脆弱,《八大人覺經》中的第一覺悟,便是「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上人又是如何開示的呢?

世間一切幻化無常,不是我們能左右,也不是我們能掌握住的,所以《八大人覺經》的第一個覺悟是「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這段經文,應該很容易明白,只是平常疏忽掉了,佛陀希望我們時時警覺世間無常,才能道業精進。
──證嚴上人

在上人講述的第一覺悟中,所提到的天災就有一九九九年在臺灣發生的九二一地震、一九九九年的土耳其大地震、一九九八年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嘯、二○○二年威尼斯洪災、二○○二年印尼大地震、二○○二年美國龍捲風災。

在垂直的時間以及普遍的空間中,沒有一項是「常」,凡是有物質、有形態的東西都沒有「常」;大地萬物隨時間運轉,不斷生滅,同樣沒有停留,就是「國土危脆」。
──證嚴上人

正如上人講述所言,平常四大調和時,我們或許會感覺到平安,然而稍有不慎,此刻的平安也只是暫時的,若將眼光著眼於整個地球、宇宙,其實其他地方仍無時無刻處在「危脆」之中。《八大人覺經》中的第一覺悟,便是提醒我們要居安思危,瞭解世間、器世間,有情、無情等等的災難;若不警覺,就容易在平安中迷失。
因此「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簡單的兩句話,也要時常放在心裡,顧好這念心,時時自我警惕,這就是覺悟!

想知道《八大人覺經》中的其他覺悟為何,敬請閱讀《八大人覺經講述》,最後,謹以《八大人覺經講述》上人語重心長的結束語,與大眾共勉:

《八大人覺經》的經文很短,從開始的苦難,到過程的方法,一直到最後的解脫,都不離經文中提到的八件事情。大家若能背誦,好好受用、運用智慧度化眾生,自然能夠福慧雙修、智慧如日、慈悲如月,永遠光明,更能「令諸眾生,覺生死苦」!
──證嚴上人

書籍請購請至靜思網路書軒:
https://store.jingsi.com/products/58a349da-410a-483a-b945-e9662dccd90a
電子書請至HYREAD電子書店: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209742

 

「業」就是一股氣?
文.顏莉

2024年4月3日早上7:58發生的7.2級地震,一時大地震動,眾生驚懼;隨之而來的餘震,根據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統計數據分析,截至4月23日清晨5時為止,「已發生1,073起餘震,其中顯著有感地震高達262起,規模6以上有4次;規模5至6共有51次;規模4至5則是329次;規模3至4共688次,狂震不停。」
一直到撰寫此文的此時——2024年5月10日,在早上9:35與9:37,又分別發生兩起規模5的餘震……相信不久前的許多個夜裡,全臺灣很多人記憶猶新:半夜被震醒、搖醒,失眠了、不敢睡了;有的人也因醒來太多次、醒太久而睡不著,最後體力難支,在下一次地震發生時,反而睡得更熟了。
那怎麼辦?

4月3日強震,花蓮驚傳房屋倒塌。慈濟基金會啟動災害應變中心,關懷與提供必要之幫助。(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地震當下,要「趴下、掩護、穩住」,說的是身;然而,在地震頻仍之際,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是我們的心;我們並不是在等待下一波的搖,但我們又隨時必須準備因應下一波的搖,這時,我們只能好好顧守自己的心──在不搖的時候,全力以赴,把自己應做的、在做的,都盡力做好,活在當下;在搖的時候,全心面對,戒慎虔誠,心懷謙卑慈念。

上人曾開示:
「世間一切幻化無常,不是我們能左右,也不是我們能掌握住的,所以《八大人覺經》的第一個覺悟是『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這段經文,應該很容易明白,只是平時都疏忽掉了,佛陀希望我們時時警覺世間無常,才能道業精進;若能覺悟世間無常,凡事就不計較,自然就不那麼執著。」

自4月3日至今,不時傳來飯店或樓房倒塌、傾斜,以及更多民居結構受損的消息,三樓變成一樓的倒塌錄影令人怵目驚心,地震在白天或晚上來到,誰也說不準,但誰都會怕來不及。

時時警覺世間無常,才能道業精進;凡事不計較,自然就不那麼執著。(攝影編輯組)
期待風調雨順,天地平安;唯有善念常存人心,人間才能廣聚福緣。(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所以,我們更要持守自己的心念清淨,因為自愛愛人就是福;我們不只要心好心淨,也應時時自我祝福,也為世間祝福。
「若每天在內心啟發善與愛,自然與人互動就懂得關懷,人和人互相關懷、彼此相愛互助,就是造福,也是善的循環。造福的動作叫作『福業』,『業』就是一股氣,臺灣人說『福氣喔!』福氣就是佛教所說的福業;氣與業,解釋是一樣的。」
多造福業,多得福氣,天助自助者,如此當值遇天災地變時,虔誠祈求「天佑臺灣」的您我,也將更信念堅定。
願人人身心安住,道業精進於此人生道路……
※靜思人文出版處,用好書與您結好緣※
詳情請洽靜思網路書軒:
https://store.jingsi.com/products/58a349da-410a-483a-b945-e9662dccd90a

證嚴上人《三十七道品講述》──五力之「慧力」

追從賢人能增長我們的慧根與慧力,附從善人能引導我們培養福德,學佛就要福慧雙修,「慧成賢、福成善」,所以要選擇隨從賢善者。狎附上士,自然會受感化;「狎附」指的是親近,上士就是道義超越、偏向於義,也稱為超然的人。超然,是不受世俗利誘,能捨小我為大我、捨身取義;不為自己生命利益,為大眾的生活而生活,稱為上士。
上士,也可以說是菩薩,親附上士就是要我們加入菩薩的行列。慈濟志工從幕後推進到幕前,就稱為親附──不光是學、親近,還要親身力行在菩薩的行列裡,添列為菩薩。佛陀將發心的菩薩分為兩種,一是軟心發意菩薩,一是深心發意菩薩。何為軟心發意菩薩?就是看起來好像發了菩薩心,但是戀戀不捨世間的福報、欲念。佛陀提倡的是深心發意的菩薩,他們不戀著世間的利益、誘惑,深心堅固,發心永久,信根、信力、慧根、慧力都很堅固。
發心學般若菩薩的人多如恆沙,成就的難得一人,我希望大家都能學深心堅固的菩薩,才是親附上士。

資深慈濟委員為即將受證的志工別上胸花,給予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