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愛為善導正知見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看到地水火風四大不調,又有疫情在各國發生,災難景象,總是令人憂慮。我們真正要重視師父常說的,大哉教育啊!這就是大自然的境界在教育我們。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警惕我們,未來的人間,在無常苦難中、在四大不調中、在人心混亂中。造業成災禍,人類已經感受到了。

大哉教育 節制貪欲

人類感受到惡果,是否表示災禍就到此為止,就平安了呢?不,還不夠!人類要真正得到平安,唯有真正體會到,大自然在教育人類,提醒我們四大不調和了,要趕快反省。
佛陀提醒我們,這些都是眾生共業,因為眾生都沉迷在「慾」念中。慾,是中文的「欲」字,下面再多一個「心」,就是人心貪戀;貪是無底洞,再大、再多都不滿足。
一切的造作,都出於人的一念心,心念無形,但是所造作的是無數的災禍。亞馬遜雨林,平均每分鐘有一千零一十七棵樹木遭到砍伐。聽到很可怕的機器聲,一棵大樹應聲而倒,這就是現在科技發達,破壞了大地的生機。
大地的生機,就像伐木一樣應聲而倒,這種人類所造作的業力,假如不終止,人人都是在危險之中。
佛陀說,苦啊!苦在人心貪焚無度,總是多還要更多。所以人間需要正知、正見、正念的宗教,引導人人都有愛。只要普天之下,人人都能有愛,可以愛眾生,天下不就平安了嗎?

開道鋪路 端正人心

我們要發心立願,力行菩薩道,人人成為菩薩。我們要常說好話,讓人人能多聽到好話,而這個「好話」,不是說好聽的話,而是要發自內心,虔誠地說出我們所體會的道理。
佛陀所說的「道」,我們要徹底理解,他所指引的就是菩薩大道,是正確的人生方向,教導我們去除邪惡的念頭。我們要開道、鋪路,引導人人安全地走上這條道路,而我們現在也已站在這條大道的路口,就要把握時間、把握因緣,往前邁進。

守護心念 維護生機

師父時常期勉大家要挑起眾生的苦難,看看現在有多少苦難人,正等待著有愛心的人去幫助!我們憐憫眾生而付出,也是在維護生機,因為人人啟發出愛心,就是一股祥和之氣,可以消弭狂亂的惡氣。
我們一定要相信,一切的造作,都在於人的一念心,所以人人要把自己的心顧好。我們的方向正確,才能讓自己平安、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人間菩提20220313整理/施金魚)

 

【精舍大小事】善哉教育~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我們

撰文:釋德瑔 攝影:釋德傑

新冠肺炎延燒近三年,一波又一波,不見盡頭;雖然這波的病毒,世人視之為「流感化」甚至喊出「與病毒共存」,但隨著疫情的快速擴散,體弱、共病者或少了疫苗保護力的高風險群,便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靜思精舍僧眾的生活作息,也因這一波疫情被擾亂了,而這正也考驗著精舍修行者的應變能力。
這段時間,就如上人所說,病毒的威脅,猶如無蹤影的散毒鬼王一一逼近,也因為疫情嚴峻,內心更常浮現上人的慈悲教導──每個人都要穿好盔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人人有責,每個人都要負起責任來!

配合防疫政策,快篩站的師父與志工們,天天冒著染疫風險,超時付出,不辭辛勞地為所有進出精舍人員的健康做把關!

上人說法脈要有粽串的精神,粽繩要有「力道」,粽串才不會「鬆散」,慈師父生前也常常勉勵告誡我們,不能成為上人的負擔,僧團不能成為一盤散沙……
這段時間,配合防疫政策,快篩站的師父與志工們,天天冒著染疫風險,超時付出,不辭辛勞地為所有進出精舍人員的健康做把關!而第一時間成立的防疫團隊,更無時無刻在接變化球,防疫模式隨時做滾動式調整,乃至每天的清消,只為了讓大家都能安住身心。
為了防堵疫情,精舍開始採分流措施。由於自身的工作是在協力工廠的生產端,疫情初期,即被告知暫時搬遷至工廠,以免因足跡重疊受感染,而影響工廠運作。我內心雖然感動,但更為心酸,因為我們是大生命體,每個人都很重要,沒有人能置身事外……雖也曾自告奮勇想加入清消團隊,但師兄們疼惜,要德瑔認真把工廠守護好,因此我們嚴格把關工廠的常住眾與長期志工的快篩,同時模擬防疫小組雨師父的作法,做了快篩板,人人謹守規定,守好自己的角色,不讓防疫團隊疲於奔命!

上人說凡事皆有因,感恩這波疫情,感恩上人的慈悲教導,啟發我們寫出這段日子的心得,讓我得以更謹慎地自我盤點,懺悔自己平日身口意業,沒有做好,成了累積業力的來源之一,也提點了自己業力果報的可怕!
更感恩僧團的六和敬,以及精舍師父們的以身示教,面對災疫,全力以赴地捍衛靜思精舍。經過這一波大哉教育,也期待自己將來也能真正成為保護精舍與眾生的菩薩!

 

【靜思在人間】我們也會老

撰文/陳美羿;攝影/陳慶雄

記得很多很多年以前,隨師的時候,有一位先生來見上人。他說,八十多歲的母親非常「番」(不講理的亂)、非常「盧」(無理取鬧),搞得家裡雞飛狗跳,全家兒孫都要被逼瘋了。
「請問上人,要怎樣改變我的母親?」
上人聽了,嘆一口氣說:「要八十多歲的老人改變很難,倒不如你們六十多、四十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改。接受老人是生病了,帶她看醫生,好好照顧她……」
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如果這個老人失智了,老人癡呆了,那就非常麻煩。
我的阿嬤晚年也是疑神疑鬼、顛三倒四,常常聽了廣播節目賣藥的廣告,就跑去藥房買藥,還好藥房老闆是我的學生家長,最後都拿糖果、維他命賣給她。


花蓮慈院精神科醫師李浩銘說,他九十三歲的祖母失智,一天到晚懷疑錢被偷了,最後只好買玩具鈔,跟她玩「錢在這裡」的遊戲。
一個朋友的母親中風又失智,常常疑神疑鬼,說她九十多歲的老公跟外勞有染……另一個朋友的公公,跟家人去旅行,一下飛機就走失了……有的老人跟家人打電話,連續打不停,相同的話問了再問……
沒有人可以打包票,自己對失智有豁免權。美國前總統雷根、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都是失智症患者,他們晚年對自己的豐功偉業忘得一乾二淨。
如果只是「忘掉」還好,最怕的是個性改變,情緒失控,一向慈祥的老人可能變得焦躁、易怒、口出惡言,甚至覺得有人要害他等等,妄想、幻覺,混淆,不但自己亂了套,也給家人帶來無比的困擾。
一位師姊很擔憂婆婆失智後,變得非常負面,會罵人、詛咒人,這樣會不會種到八識田中,再帶到來生?
聽到這裡,我想起兩個例子,就是人到最後,在腦子裡殘存的是甚麼事?甚麼話?
也是很多年以前,跟著花蓮慈院顏惠美師姊去訪視,看到一位氣質非常高雅的原住民媽媽家裡,供著小女兒的遺照,四十多歲的女兒漂亮到極點,五官眉宇像透了美國女星,後來嫁到摩納哥王室的葛麗絲凱莉。
顏惠美說,這個家庭的爸爸是個校長,七、八個兒女都很有成就。小女兒在美容界非常出色,不料因為禽鳥感染,罹患腦膜炎,心智退化到如六、七歲小孩。到最後她只會說三句話:「謝謝你」、「感恩你」、「我愛你」。
這個美麗的女子,在人生謝幕之前,記得的這三句話,多好哇!也多美啊!
另一個叫人動容的故事是曹老太太。去年,我和幾位師姊去台北看自美返台的曹惟宗。曹惟宗家住在美國北加州,也是慈濟美國總會第一任的執行長。
曹媽媽九十三歲了,由曹大哥夫婦和外勞悉心照顧,在美國的子女也常回台灣來陪伴。為了媽媽的失智,曹惟宗還特地去上專業課程,也拿到講師證照。
那一天,曹媽媽指著我們每一個人說:「哩足水耶(妳很漂亮)!」「哩嘛足水耶(妳也很漂亮)!」「哩嘛足水耶(妳也很漂亮)!」老人真誠的讚美,樂得我們心花怒放。因為她的心很美,所以看誰都美。
曹家兄弟帶頭唱起日本兒歌,我們也拍手跟著唱和。唱完了就唱台灣民謠——望春風、丟丟銅仔、天烏烏……
「阿公要煮鹹、阿嬤要煮淡,兩人相打弄破鼎……」唱到這裡,曹媽媽突然搖搖手說:「毋湯(不要)!毋湯!毋湯相打(不要打架)!毋湯相打!」
大家都笑起來,看到曹媽媽急著「勸架」,又好笑又感動。曹媽媽連兒子都不認得,但如果不是潛藏在心底裡的那分善,怎麼會起一分不忍心,連聽到夫妻吵架都說「毋湯」。
人有七情六欲,有情緒,在人生道路上,要逐漸「出清」不滿、痛苦、怨懟、仇恨。「保存」快樂、善良、知足、包容。
我們都會老,也可能失智。當老到只有幾個殘存的念頭和話語的時候,你希望它是甚麼?(2020.10.23)

證嚴上人《三十七道品講述》──四如意足之「欲如意足」

「足」就是圓滿、向前精進的意思。四如意足有欲如意足、念如意足、進如意足、慧如意足四項。
第一「欲如意足」,「欲」就是希望,希望就是願。我們要問自己,我們希望的方向在哪裡?學佛要發大願,有一分願,就有一分力;有願有力,願力就能圓滿。若只發願「我想要這樣做」,卻不去行,怎麼可能如意?修行,不能只是想,還要去行、去推動道業,「有修無道,不可得」,道就是路,修就是發願;若只發願卻不去行,是永遠到不了的,若希望隨心滿願、事事如意,就要發大願。
接受佛陀的教育,方向、願景當然是希望能自度度人。修行要縮小人間的物欲、愛欲,擴大個人的胸襟,立下不為自己、而為天下眾生的願,這才是願景;只要是為天下眾生,把心門打開,不被物欲拘束,自然可以海闊天空。人生不如意、有求不得苦,就是受物欲拘束,若能擴大心胸,撥開物欲、私我,自然能自在輕安,任我們悠遊適意;所以學佛要從自己的心靈世界去拓展,這就是「欲如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