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地專刊】【靜思法語】守規如儀信願行

更多內容請看靜思園地電子報 https://www.jsnews.org.tw/

這幾天,全球菩薩們回來(受證),看到每一個國家的生態,心裡很不捨。(很多人)生活並不寬裕,有因緣走入慈濟,投入志工,去看比他們更窮更苦的人。他們要去付出,慈濟的人文都是很守規律,人文執行得非常的整齊,在這樣的國度裡,總是感覺非常難能可貴。
看到他們(莫三比克本土志工)坐在地上(等待)發放,隊伍排得好整齊,因為他們的心,已經對慈濟建立了信心,不會爭先恐後;有信心,就會有規矩,那樣的平靜、安靜,就是人文。
看到了保羅(莫三比克梅圖希拉村第一顆慈濟種子),他平常出門前,會對著志工背心虔誠的合掌道感恩,再穿上背心去弘法利生。《靜思語》,它是心中的大道理,他自己身體力行,而且他那樣的慈悲心,是很真誠的發露出來。
而當地志工們是那樣的真誠大愛,態度恭敬地用愛虔誠付出;他們來到我們的園區(莫三比克馬布多慈濟的家),還是如規如矩,在外面就要脫鞋表示尊重、虔誠。他們用感恩心來參與(社區志工讀書會),要說的就是如何「合」,如何合心、和氣還有「互愛」;有因緣會合,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疼惜,這就是互愛。「協力」總是要把心調適整齊,人人付出了力量,人人盡心力,就會有力量。
我很感恩也很感動,每一個國家資深的菩薩,落實僑居地,他們跟師父有緣,總是來行菩薩道,做慈濟,走入人群。中東的(志工)也不少,那裡是沙漠型的氣候,要去做發放,有風沙、塵暴,眼睛要張開都困難。但他們就是為了一個「愛」,那一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忍當地人的苦,他們再辛苦也不在意,這都是我要疼惜的。
感恩濟暉(陳秋華)在約旦,他是多麼的愛護師父、尊敬師父。那一天(靜思精舍,約旦慈濟志工分享)也聽到一位哈達先生,他是老師,也是濟暉的學生,總是不可思議的因緣來會合;還有如思,真正的經歷過了人生的苦難,從富有突然間成了難民,離鄉背井,一無所有。他也是因為濟暉的因緣做慈濟,因感動而全心投入,也培訓了。
各位菩薩,我永遠記住人人如何去做掘井人;濟暉他要成就他們的心願,那一分心,那樣的智慧是如何的深大!這很深的智慧,給予這樣的陪伴,要完成這樣的大愛,都是非常的可貴。
(人間菩提20230627整理/編輯組)

【365天.天天靜思語】四合一

簡單、自然、大愛、感恩──不論何時、何地,都是以簡單的心表現自然的大愛,且在付出愛的同時,心中充滿感恩。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大愛的喜悅──杜鵑花
杜鵑花的花語是節制及愛的喜悅。菩薩的愛,是清淨的大愛──愛得適量,愛得普遍;就如綿綿細密的雨露,適度地滋潤大地;花語「節制」,是因為杜鵑花只在自己的花季綻放,絕不跨越時節開放。
杜鵑花,它是一種當櫻花凋落後,會開得奼紫嫣紅,誰見了都會駐足驚歎的花!因為小小的葉片上,竟開出色彩豔麗又花形茂盛的花,還具有淡雅而耐人尋味的香氣。
(整理、攝影/釋德懋)

【精舍大小事】柔韌的力量
文.林純霞(花蓮)
印度裔的Surinder Kumar先生及Anita Sharma女士,在慈濟志工邱玉芬的陪同下,於8月6日來到靜思精舍,把握與上人短暫的會面時間,回顧約20年前與慈濟結下的好因緣。

Anita女士曾以《當代臺灣的女性與佛教》為研究主題參訪精舍,並對慈濟志業進行研究。(攝影呂桂樹)

從學術研究到實踐
Anita Sharma女士是印度德里大學的退休教授;Surinder Kumar先生則是一位精通華語,從事文化和教育交流的商士。多年前,Anita曾參訪精舍,並對慈濟志業進行研究,當時未能與上人見面。這次終於有機會面見上人,她以英文向上人說明曾來慈濟取經的經驗與目的,並在丈夫Kumar的翻譯下,談及一段歷史因緣。
Anita在擔任德里大學教授時,曾以《當代臺灣的女性與佛教》為研究主題,來到慈濟取經進行研究,這篇論文也曾在英國倫敦發表。她說:「我當時在發表時,強調慈濟是由比丘尼及大多數的女性會眾帶動起來,除了是宗教對社會的貢獻外,更是人間佛教的實踐。這項發表帶來不少的影響,現在在印度,已經有許多大學開設人間佛教的課程。」

晨光中的菩提大道,象徵著佛法在人間的智慧與慈悲。(攝影周幸弘)

的確,佛法發源於印度,更應將「佛法在人間」傳揚開來。誠如上人教示:「佛教要講出價值。佛陀來人間,教菩薩法,人間苦難偏多,菩薩是覺有情。」
數十年來,全球各地的學者和專家,來到慈濟取經及進行研究者眾。這些專家、學者以其專業領域進行質性研究,包括觀察、訪談,並親自參與其中。

莫三比克索法拉省雅瑪郡慈善訪視,蔡岱霖師姊(左)關心小妹妹的健康。(攝影蔡凱帆)

慈濟基金會秘書處的資料庫中,即保存著Anita的研究紀錄。她於2006年5月18日至25日,來到慈濟進行一周的研究。從Anita當年提出的研究目的中,可以看出她的用心。該篇論文的結論中指出,比丘尼在近幾十年來的佛教復興中發揮了主要作用。當代臺灣的比丘尼成功帶動日益增長的佛教徒和非佛教徒。
帶動全球的影響力
曾在隨師中,得聞上人提及莫三比克慈濟志工蔡岱霖。上人說:「以前,我問她:『妳怎麼嫁那麼遠?』;現在,我對她說:『還好,您嫁到那裡。還好,您有迪諾(蔡岱霖的先生)。』」

南非志工葛蕾蒂絲(Gladys,站立者),2011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分享南非推動婦女職訓班的成果,並以工作所得照顧當地將近五千名孤兒。(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宗教處)

從臺灣遠嫁莫三比克的蔡岱霖,不因先生的財富享受榮華富貴,而坐視不管當地社會的貧困,反而更積極地在這母系社會的國度中,改善當地聚落的教育、生活等問題。
1966年,慈濟由證嚴上人帶領三十位婦女開啟竹筒歲月,募愛募心,並從慈善陸續展開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以及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境保護和社區志工等八大法印。在慈濟全球化的腳步中,蔡岱霖翻轉貧窮的傳奇故事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如印尼志工劉素美、阿根廷志工洪良岱等,她們正以其婦女的柔韌力量,在當地帶動慈善,發揮助人的社會影響力。

【靜思在人間】老三寶的樂活人生
文.靜 淇

三位年齡加起來二百四十五歲的婆媽,為什麼總能妙語如珠,在短短的二十分鐘,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解開許多人的心結而重拾幸福生活?其實無他,只因善用上人的法於日常。

《靜思語》出版35周年,此次透過音樂饗宴,讓靜思語力量化成音符與肢體語言,更加貼近民眾的生活。(圖片來源靜思書軒提供)

今年第五場「靜思語三十五周年音樂人文饗宴」,七月十三日晚上在花蓮靜思堂展開,其中二十分鐘的「資深慈濟志工談靜思語的見證與改變」,三位婆媽才步下舞台走回座位,一位女士遞給靜暘師姊一張字條,上面寫著:「紀媽咪好,感恩您的無子西瓜救了我的家庭。現在的我很幸福美滿,宇宙超級無敵感恩。」
事後,聽她娓娓道來,始知家住新竹的她,幾年前婚姻瀕臨破裂時,正好聽到靜暘師姊「無子西瓜」的故事。於是她開始反省自己,改變剛強霸道的個性,用柔和善順的聲色相夫教子,終於翻轉了自己的命運,也圓滿了家庭。

唐美雲歌仔戲團演繹佛典故事。(圖片來源靜思書軒提供)

再聽林智慧師姊的夫妻相處之道,由於上人的一句《靜思語》:「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因而從「零智慧」蛻變成「淋智慧」的心路歷程,獲得很大的共鳴。想想,智慧如大雨般澆灌全身心,人生路又怎能不通達無礙呢!
有幸追隨上人近半世紀,常聽很多師姊向上人抱怨先生不乖、孩子不乖、婆媳問題無解等。上人都會教示這些女眾,要先把「太太」兩個字寫好,尤其中間的那一點要放對位置。如果那點錯放在右上角,就變成「犬犬」,早也叫、晚也吠,擾得全家雞犬不寧。有師姊說,那就乾脆把那點拿掉好了,上人回道:「那點不見了,會變成『大大』,大到無法融入別人的眼中、心中,處處礙人耳目,生活又怎能平安順遂?」

「老三寶」──林智慧(左)、紀靜暘(中)、李靜淇(右),即便頭髮已白,但人生因有了慈濟而不留白。 (圖片來源靜思書軒提供)

上人輕輕的一句話,點醒無數愚癡迷茫的心,因而改寫了很多慈濟人對生命與生活的價值觀。所以在慈濟大家庭中,夫妻同師同道同志願,比比皆是。
誠如上人所說:「我說的法,你們不只記得,還走出去說給別人聽,這樣我說的法才『有路用』。『有路用』就是有一條路可讓我們用,用在哪裡?用在學佛、修道、見諦」。

「上人的話那麼重要、珍貴,《靜思語》不要只是我們這些人讀……」蔡青兒深覺應該讓更多人知道《靜思語》。(攝影孫保源)

今年適逢《靜思語》發行三十五周年,感恩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師姊,延續「靜思語三十周年音樂人文饗宴」蔚為淨化人心的一股力量,再次策劃「靜思語三十五周年音樂人文饗宴」。每場同樣有二十分鐘的「資深慈濟志工談靜思語的見證與改變」單元,讓「老三寶」有說不完的《靜思語》,在生活中真實體驗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也許正逐漸潛移默化某些人的人生。
這三位婆媽自稱「老三寶」,即便頭髮已白,但人生因有了慈濟而不留白。也該介紹她們出場了,就是紀寶(紀靜暘)、智寶(林智慧)和淇寶(李靜淇)啦!

證嚴上人《四十二章經講述》─止惡口 行善語

「惡口」是開口就罵人,包括粗獷的語言,用很不優雅、很不好聽的話罵人,這些全都應該要止。不但不可罵人,也不可說粗魯的話。
修學佛法的人,要時時讓人感覺到優雅的氣氛;若能止惡口,就可以行柔和輕語的善。我們必定要自我訓練,不但不罵人,又能時時以柔和的言詞,對待一切眾生。
要常常為自己祝福,否則年初去消災,年底去謝平安,都沒有用!最好是每天早上互相祝福,太太說:「我兒子很乖、我先生真好。」先生說:「我太太很賢慧。」祝福就是消災,為什麼不自我消災呢?若能每天掛著滿面的笑容,眼睛睜開就是幸福的形態。微笑的面容就招來幸福之神,夫妻彼此放開心,出門做什麼事業,運運皆通。
不要一睡醒就說「啊!我先生怎樣、我兒子怎樣……」,俗話說舉頭三寸有神祇,有一些女人罵得很難聽,說:「隨你去,要是怎樣,就不要回來。」哪一個人不愛孩子?哪一個太太不愛先生?若有一天,他真的怎樣,回不來了,再來哭哭啼啼,有用嗎?生氣就胡亂罵,叫做詛咒。若妳希望孩子怎樣,希望先生怎樣,神祇就如妳的願啊!所以要每天為自己祝福,不要每天詛咒自己。

慈濟志工關懷獨居長者,並以微笑及手語,傳達佳節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