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所發動的大罷免已經訂於7月26日投票,預計至少有24個選區會舉行是否同意罷免現任立委的投票,相當於一場期中選舉。賴總統在本週日開始在各縣市進行十場演講,以團結為號召,這是黨外時期以來反對運動的總動員令旗。本次大罷免,民進黨設定的總動員主軸為反共產和反併吞,看來是總統大選的規格。但就制度面來看,這一場由執政黨發動,針對反對黨立法委員所進行的全面性罷免,十足是違反憲政秩序的。
中華民國憲法明定我國是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是關於國體的規定。違反者形同變更國體,相當於毀國重造。共和憲政最根本的原理是對行政權的制衡,如果行政權獨大,而憲政設計上用來制衡的立法權或司法權被行政權強行控制,失去制衡的作用,共和政體就會蛻化為獨裁政體或帝制。羅馬帝國的前身就是羅馬共和國,實行帝制的羅馬帝國仍設有元老院,但實權全在稱號為第一公民的奧古斯都手中。因此,當中央政府的五權均集於一黨一人手中時,縱使經由民主投票的程序,依然是違反憲法第一條所定的共和國憲政秩序的。
大罷免的目的正是要集五權於一黨一人手中,其目的是公然違反憲政秩序,當然違憲!因為修憲之後,行政院長無須經由立法院同意,監察委員也不再由地方議會議員投票選出,雙雙失去民意基礎。總統如果再掌控立法院,並經由司法行政權操控司法,等於國家機器的所有力量均集中在身兼執政黨主席的總統手中,全無法律體制上和政治上的制肘,而成為實質上的大總統。除了任期限制外,就與皇帝無異了。如果遭遇國家緊急狀態,大總統常常會藉口延後選舉,當一個實權皇帝。美國歷來尋找敵人與對外作戰,實在也是錯誤的總統制使然。
在中國政治史上,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眾所熟悉的是武則天坐位。賴清德的政治性格讓他拒絕分享權力,更拒絕派系共治,天生與民主文化不合。當年台南市議會議長民進黨之所以失之交臂,據傳就是他不接受由議會黨團自行決定議長人選,硬要推出自己的人馬而導致。更聽說他在議長敗選後仍執意檢討黨內議員,引發強烈反彈。這樣性格的總統,台灣選民很有智慧的安排了當前的政治格局,限制其權力,避免他獨裁。
但是他和立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所策劃的大罷免,目的是要推翻人民經由民主程序所精心規劃的制鬼符,一來以民進黨的台獨主張對付大陸的躁進急統派,一方面只給賴清德40%的選票和立法院第二大黨的席次,告訴大陸台灣人民沒有要立刻獨立也不要馬上統一。這樣的政治訊號是當前局勢下,最符合台灣利益的安排,也充分保護到了民主共和國的憲政體制。
一旦這個最佳但脆弱的安排被賴清德和柯建銘打破,不僅台灣人民精心維護的民主共和憲政會毀於一人之手,兩岸是否重啟戰端,也再無防火牆可以抵擋。大罷免是在法律上、政治上與實質上都是違反民主共和憲政秩序的,我們不能輕率同意這樣禍害自己與子孫的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