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與網路紅人「館長」陳之漢近日不約而同相繼訪問中國大陸,雖然行程與目的不同,但代表台灣民間突破民進黨意識型態的鎖台政策,渴望與對岸維持正常交流的思維,有人給予正評價,當然也有綠營政治人物與側翼網軍大加撻伐。台灣標榜是亞洲民主自由的典範,當政者卻容不下人民有言論自由,凸顯對自己缺乏自信,難道害怕遮羞布被揭開之後醜態畢露嗎?
馬英九出席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台灣社會及政壇引發論戰,有人認為他展現「和平交流、對話代替對抗」的精神,特別是在兩岸官方溝通中斷的情況下,由前總統出面具有象徵意義,有助於緩和當前緊張情勢,在藍營支持者中被視為「維繫和平、守護中華民國」的行動,
不過,也有批評者認為海峽論壇是大陸對台「統戰平台」,馬英九的出席被利用為政治宣傳,特別是在解放軍頻頻軍演、升高台海軍事壓力的當下,前總統參加具政治色彩的論壇,被認為與台灣主流民意脫節,也可能削弱台灣主體性與國際上的對中立場。
整體而言,兩極化的看法反映出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走向的根本分歧,也體現不同政黨對大陸策略的深層對立,恐怕短期間這種朝野壁壘分明的政治立場,仍難以取得共識。
「館長」的大陸行也引起正反兩方南轅北轍的迴響。雖然他並非政治人物,但網路聲量不容小覷,個人行動對兩岸交流的象徵意義與社會觀感仍具有一定影響力,此行也以成功劃下句點。他一再強調是「健身文化交流」與「私人行程」,未與大陸官方機構會面,有助於讓兩岸民間交流回歸正常化,傳遞「不必凡事政治化」的訊號,緩和台灣與大陸雙方的敵意。
綠營方面對「館長」到上海直播卻大破防,一方面怕台灣人看到大陸城市進步的現況,一方面怕激勵其他台灣網紅、藝人、直播主有樣學樣,公開赴大陸與民眾真實互動,強化兩岸網路文化接觸,所以非跳出來拼命抹紅、窮追猛打不可。
青鳥主要攻訐「館長」的論點是,陳之漢長期形象為「草根」、「台派」代表之一,過去曾公開支持台獨,大陸行會被解讀為「立場轉變」或「被統戰」,可能衝擊特定群體的價值共鳴,也可能引發輿論分裂,讓「兩岸可以非政治交流」的論述出現模糊地帶。
其實,過去以「挺同」、「批評中國制度」等立場聞名的網紅鍾明軒去年也以「個人身分」訪問大陸,並表明希望了解大陸的真實樣貌,打破彼此的刻板印象,在文化交流、民間感情、輿論場域中,展現出兩岸民眾仍有互動、認識的意願。或許這就是賴清德所不樂見的發展,一旦兩岸民間水乳交融、氣氛和諧,民進黨靠課綱洗腦年輕人的努力將前功盡棄,「抗中保台」的神主牌恐怕也會被丟到茅坑裡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