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 開放兩岸交流大門 /晏揚清

第十七屆海峽論壇6月13至16日於廈門如期舉行。由於目前的民進黨政府,在對大陸的交流上用盡各種方法恫嚇民眾參加各種形式的論壇,因此今年很罕見的沒有任何縣市長、縣市副首長參加,倒是第一次有前總統參加。不過作為海峽兩岸最大規模的民間交流平台,本次的海峽論壇仍吸引了7000多台灣人去參加,可見得台灣的民間仍然是希望多多交流的。
前總統馬英九於6月14日赴福建廈門參加海峽論壇,據相關報導他於參加論壇後將要訪問福建及甘肅。也許是考慮其身分及參加論壇的敏感性,馬英九的行程是在他出發前兩天才公布的。他在出發前接受媒體的訪問說到「希望藉由面對面的互動,促進兩岸民間更密切交流。」尤其是當前兩岸情勢確實存在不確定性與挑戰,因此越需要以交流促進雙方的了解。他強調「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望,也是兩岸的最大利益。」在與王滬寧的會面時,馬英九更提到「中國五千年歷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臺灣民眾渴望兩岸朝向『和』與『合』的方向。」
另一位引起注意的是洪奇昌於6月11日率台灣生技產業界人士到北京參訪交流,由於洪奇昌是賴清德政治上的「導師」,與賴清德的關係非比尋常。他在這個時候去訪北京而且是事先都沒有媒體報導,再加上,洪奇昌的參訪竟然是由北京在事後公布的,因此整件事情引人諸多遐想的空間。在6月12的陸委會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洪奇昌去北京交流的事,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回應,任何兩岸民間團體健康有序的交流,政府都正向看待。為此,有人乃猜測洪奇昌是作為密使而赴大陸,是幫忙賴清德帶某種口信的,而似乎也透露了和平的訊息。
誠如馬英九所言,中國歷史五千年,分久必合,以今天不論是國際局勢,抑或是兩岸格局,都正在朝著兩岸統一的方向發展,歷史潮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賴清德應順應民心,苟不如此必將被歷史的洪流所湮滅。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