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總統賴清德原定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表面上是展現跨黨派合作,實則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表演。民眾黨17日率先發難,直指賴政府「草率匆促且充滿政治算計」,黃國昌拒絕出席。這並非偶然,而是賴清德長期以來「人前和解、背後清算」的典型操作,一邊高喊團結,另一邊卻對在野黨發動大規模罷免,徹底暴露其權謀本質。
賴清德上任以來,屢次強調「朝野合作」,但實際行動卻完全相反。例如:1.突襲式安排會議:此次國安簡報流程僅提前一天通知,毫無誠意,顯然是為營造「在野黨不配合」的輿論陷阱。2.同步發動政治追殺:就在邀約的同時,賴清德卻與罷團人士密會、繼續操作罷免在野立委,甚至與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討論罷免事宜,卻試圖對外隱瞞、模糊焦點。3.分化在野黨:黃健庭表示,尚未與總統府談妥會議流程,總統府向民眾黨表示國民黨同意全程不公開,但國民黨的立場是無法接受全程不公開,企圖製造在野陣營內部分裂。這種「一手橄欖枝、一手刀劍」的策略,並非真正尋求共識,而是為了鞏固權力,將在野黨邊緣化。
民進黨將「罷免制度」武器化,從「割藍委」到針對地方議員,只要敢監督政府,就會遭遇綠營側翼的罷免攻勢。民眾黨的聲明直指賴清德「充滿算計」,黃國昌的缺席傳遞明確訊號:拒絕為賴政府背書:若參與會議,恐被操作成「朝野共識」假象,掩蓋民進黨獨裁本質。揭露虛偽協商:賴清德若真有心溝通,應先停止政治追殺,而非一邊談合作一邊搞罷免。
賴清德的「和解邀約」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目的只是為了掩蓋其打壓異己的事實。從突襲式會議安排到系統性罷免在野民代,每一步都是為了鞏固權力,而非促進民主。台灣的政黨政治本應基於理性競爭,如今卻在賴清德的操作下淪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惡性鬥爭。若賴清德繼續這種雙面手法,不僅將加劇朝野對立,更會讓台灣民主走向威權化。在野黨與公民社會必須堅決抵制,否則未來台灣將只剩下一言堂的「民主」空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