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停止權爭 回歸民生 / 蘇偉碩

賴清德總統任職滿一周年,但不僅國內朝野紛爭不斷,總統無法發揮調和統治的作用,在因應國際政治局勢丕變時,除了照單全收美方的索求,執政團隊也無法善用民主優勢,以民意作為談判或拖延的後盾,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也難怪曾經少數執政的陳水扁忍不住要出來嘴幾句,勸誡賴總統。當前台灣的局勢猶如老殘遊記一開始夢境中的破船,明明已經搖搖欲墜,但船上兩派人馬猶在爭奪權力,互不相讓。最可憐的則是無權無勢的老百姓,不僅一生積蓄可能在金融動盪中折損大半,還可能被政客逼上戰場,骨肉分離!
當前台灣最大的危機有兩個,一個是經貿金融,一個是地緣軍事。在經貿金融方面,由於美國發動貿易戰與金融戰,美元與美債雙雙下跌,造成台灣出口困難與累積的大量外匯資產貶值,整體財富縮水。在地緣軍事方面,美軍收縮在東亞的軍事投資,將前線調整到第二島鏈,加上日本韓國及菲律賓的政權都紛紛轉向,從親美轉為親中或中立。台灣卻反向而行,強化對中國大陸的對抗和敵視,形成一個突出的矛頭,迫使對岸必須力挫台灣,以免被看衰。在此局勢下,美國軍工政複合體必然大量倒貨,要求已經被扒兩層皮的台灣再擠出預算購買大量軍火。
這樣的局面如果不改弦易轍,台灣將進一步烏克蘭化,走上窮兵黷武、國破家亡的不歸路。
因此,我們必須有更多聲音出來呼籲朝野各方要展開高層的政治對話與協商,找出停止權爭的路徑與方案,讓台灣的政局盡快回歸民生危機的因應。也就是化解台幣升值及貿易障礙帶來的經濟風暴,這必須要召開國是會議層級的朝野協商,這就非暫停權爭不可。再來是有關兩岸對抗情勢的降溫,這一樣是國是會議層級的議題,無法在大罷免進行中召開。但等大罷免結束,如果沒有任何立委罷免過關,總統即同跛腳,失去統治權威;有任何一席遭罷免,又需再花費數月補選;就算總統如意取得大勝利而掌控國會,則朝野失和,社會分裂。三種情形下國是會議即使召開,亦無團結朝野一致面對重大危機的作用,台灣勢必如老殘遊記之破船,終至沉沒而無得靠岸!
懸崖勒馬,猶未晚也!賴總統若真為務實主義者,必知所伸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