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 追殺歐陽娜娜為哪樁? /周玄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近日點名歐陽娜娜及二十多位台灣藝人,配合中國大陸對台「統戰操作」,已列為重要的行政查察對象,調查屬實最高可處50萬元罰鍰。歐陽娜娜對統獨立場的言行,在兩岸引發截然不同的反應,反映出兩岸在政治立場與國族認同上的深層分歧。
蔡英文九年前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曾說過,「只要當總統的一天,她會努力,讓國民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歐陽娜娜公開表明自己是中國人,支持一個中國立場,這是她個人的言論自由,綠營即使不同意,也應予以尊重。就如藍營也知道民進黨強調台灣主權和獨立,卻沒人會一天到晚以此為由大肆攻訐,執政黨對藝人發起政治追殺,只會凸顯自己的心虛與雞腸鳥肚。
美國總統川普在中美關稅戰中突然來個髮夾彎,賴清德的「脫中入北」一下子成為笑話,只好改口打造「非紅供應鏈」,首要目標就是對內剷除民進黨認定的「紅色在地協力者」,陸委會、教育部、文化部等部會揣摩上意,紛紛跳出來充當打手邀功。
陸委會針對部分藝人的行政查察,無非是進一步強化意識型態,鞏固以台獨為核心的民進黨價值,但即使調查結果屬實,也只敢處以罰鍰,不敢以《反滲透法》究辦,等於間接承認這是個人的言論或思想。照蔡英文的說法,歐陽娜娜根本不用道歉,就連罰鍰也不用才是。
從這件事看來,賴清德在心態上比蔡英文對所謂「言論自由」的容忍度更低,在實際操作中對於不符合民進黨政治利益的言行,更是進一步施行嚴厲打壓,未來一般民眾在社群平台都不能自由發言,台灣成為「一言堂」,離「假民主、真獨裁」的日子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