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定的訪問中國大陸計畫,因為二顆間諜氣球生變,雖然美方對布林肯訪中之行的成效沒有抱持多大希望,但終究還是讓原本可以略見曙光的中美關係更加黯淡。中、美僵局不解,向來以美國馬首是瞻、奉行親美抗中的民進黨政府更樂見於此,可倚靠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矛盾緊張關係混水摸魚,在2024大選中撈取更大的政治利益。但中美兩國關係長期不睦,美國利用愚蠢的民進黨政權對抗中國軍事力量,台海前途更加令人憂慮。
台海危機其實是來自於中美兩國的相互對抗,對美國來說,台灣是民主政治的忠實支持者,也就是忠誠的看門狗,美國擔心,若北京控制台灣之後將會因此擁有對日、韓或其他亞太國家的決定性影響力,因此美國以戰略理由在台海問題上採取威懾手段,但這其實是與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符的。「一個中國政策」一直是1972年以來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基礎,自從川普政府以來,拜登政府則不斷挑釁「一個中國政策」,讓中美關係進入冰凍期,如果美國給予台灣外交承認,或是在威懾政策下讓台灣成為國防安全上的盟友,中國大陸則斷然無法接受,無疑地會做出回應,甚至是出兵武統台灣。
在台灣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走上台獨的機率越來越高,台獨金孫賴清德將參選下屆總統直取大位,如果和平統一無望,台海發生戰事是可預料之事,這讓台灣民眾對前景感到憂慮,也直接影響國外企業投資台灣的意願,目前外資投資台灣大都以炒股為主,只會坑殺投資民眾,資金說抽就抽對台灣毫無幫助,要解決台海問題,依靠國外勢力完全就是錯誤,民進黨政府大肆宣揚台美關係史上最好,其實是讓兩岸關係史上最危險。
前總統馬英九曾經在2011年10月總統大選前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構想,當時有許多正反意見討論,加上正值兩岸交流熱絡,台海並無發生戰事的理由,兩岸和平協議也就沒有繼續在朝野間討論。而今隨著政黨輪替,以及執政的民進黨抱持台獨黨綱,與美國的抗中政策同聲同氣,引發中國大陸不滿發動軍演,並越過海峽中線大有警告意味,兩岸發生戰爭的機率大增,甚至多有預言2025、2027年就會開戰,兩岸若沒有進一步協商談判,幾乎唯有戰爭一途來解決問題,這是黎民百姓所不願意見到的結果,因此推動兩岸和平談判公投,實屬刻不容緩。
「兩岸和平協議」是指海峽兩岸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兩岸和平發展的和平協議構想,近年來,兩岸升高了戰爭威脅,俄烏戰爭更激起國人危機意識。美國主動介入台海情勢,主張武裝台灣,欲將台灣變成火藥庫以遏止中國的擴展,但冷靜分析,美國現階段以升高軍事威懾為中心的政策,不僅不能阻止、反而會引發台海戰爭。如今中美雙方都不願意示弱,不願意坐下來談,而且還把台灣當作兩國間戰略競爭焦點,很容易因戰略誤判而引發軍事衝突,此次二顆間諜氣球,就再度引發中美的爭執,美國將氣球擊落,難保後續不會引發中國大陸的反制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