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三獨總統」 / 楚何

當賴清德520在總統府喊出「朝野和解」的華麗辭令時,民進黨中央黨部地下室正召開罷免藍營民代的戰略會議。這種「人前握手」與「背後插刀」的雙軌操作,不僅暴露民進黨權力運作的虛偽本質,更折射出台灣民主政治陷入「選擇性團結」的深層危機。這種「右手握橄欖枝,左手持鐮刀」的權力操作,更恰如美國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所指「威權民粹主義者」的典型特徵:以程序正義包裝實質打壓。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接受平面媒體專訪時批賴清德,稱國人對執政黨的評價是「對內家暴,對外無能」,更以「最台獨、最獨裁、最狠毒」稱賴清德「三獨總統」。賴清德從台南市長任內強拆南鐵民宅,到行政院長時期強推《反滲透法》,賴清德的「鐵血治理」風格早已形成他的政治DNA。如今總統任內推動罷免在野民代,不過是將地方層級的強硬作風升級為國家級政治操作。民進黨過去自詡「民主進步」,卻在長期執政之後逐漸建立起「新威權體系」。中選會、監察院淪為政黨打手、NCC成為媒體東廠,整套民主制衡機制被系統性架空。這種「民主獨裁」的權力模式,是以合法形式摧毀實質法治。
民進黨及側翼團體將「抗中保台」神主牌轉化為「罷免正當性」論述。透過網軍帶風向塑造「反罷免=親中賣台」的荒謬邏輯,實際是將國家認同議題工具化。這種操作手法,與冷戰時期麥卡錫主義的「紅色恐慌」策略異曲同工,都是以國家安全之名行政治迫害之實。
過去民進黨街頭抗爭「黨禁報禁」的身影,與如今掌握國家機器後打壓異己的姿態,形成民主發展史的諷刺對照。正如英國史學家艾克頓勳爵的名言:「權力導致腐化,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化」,民進黨的墮落軌跡恰為此言註解。先賢們的智慧提醒我們:真正的民主進步,始於對政治對手的尊重與包容。賴清德若真有意留下政治遺產,當從停止政治追殺、重啟誠信對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