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 能源憾事 / 伍忠信

台灣能源一大憾事是2021年重啟核四公投核未過,當時提案訴求是「核四開起來、中火關一半」,強調重啟核四可大降燃煤發電,人民少受空污之苦,但結果以45萬票差距敗陣,且一語成讖,「核四關起來、中火加倍大」。不僅核四,另外反萊豬、護藻礁及公投綁大選,四大公投全軍覆沒,當時藍營侯友宜、盧秀燕兩都市長的漫不經心備受爭議。如今中火倍增,盧秀燕再度上火線,只是何必當初。
日前中火二期燃氣環評粗暴通過,預計新增4部燃氣機組,但經濟部卻未依約拆掉4部燃煤機組,只答應拆2組,變成「六煤換四氣」,環團要角 許心欣痛批中火變相擴廠,減煤竟變成愈減愈肥。如果當初重啟核四過關,核電仍在,中火就不會變成如今的全球最大火力發電巨獸,對中部人健康傷肝害肺。
九月中立委及能源學者參訪封存中的核四,發現主要設備與組件都維護得相當良好,與10年前相比並無太大差異,認為如果賴清德政府願意調整政策,不到7年的時間核四即可重啟,並提供270萬瓩的發電量。
這是樂觀的理想。但現實上最大的問題是,明年5月正式進入「非核家園」,賴清德先前定調非核家園目標不變,而且特別強調「『非核家園』是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好像在非核神主牌板上加釘。
日前卓榮泰鬆口考慮核能,但也只限在核融合發電等小型核能,不會放行現有核電廠。台灣要恢復核電,重啟核四,必須要政黨輪替,不再由死抱神主牌的民進黨執政,則最快在2028年,加上學者葉宗洸等評估的七年,重啟核四最快要在11年後的2035年,只是到時台灣會變成何等樣貌,誰也無法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