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 蜀犬吠日 / 楚何

IPAC「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年會今年在台灣舉辦,賴清德瞬時搭上了抗中舞台,發表了中國大陸威脅台灣自由民主的演說,這些成員宣稱致力於捍衛共同價值觀,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壓力與威脅。然而令人質疑的是,既然這些IPAC成員國家如此反中、反俄,何以他們不敢與中國斷交?卻又一面與台灣眉來眼去勾搭一起去抗中?
IPAC是以議會為主體的國際組織,並非行政部門,因此一個國家若想要加入IPAC,必需由該國國會的主要政黨取得共識,並由兩名不同政黨的國會議員代表該國參與。這是最早由英國保守黨前黨魁伊恩‧鄧肯‧史密斯發起的抗中團體,創始會員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德國、日本、挪威、瑞典及歐洲議會等,目的為關注並改革各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說穿了,就是在制止中國的崛起,以及對抗他們口中所說的「經濟侵略」。
但中國侵略了這些國家什麼?只因貿易額難以突破對中國的逆差嗎?古有成語云「蜀犬吠日」,蜀地多陰雨,偶爾太陽破雲而出,狗群由於很少看到陽光,受到驚嚇,紛紛對天吠叫。而中國的崛起就像太陽一般,讓這些國家很不適應難以接受,而藉自由民主受威脅之名對其狂吠反對。IPAC的資金來源就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和臺灣民主基金會,他們來台灣吃吃喝喝,也都是台灣買單,也就是說,台灣早就成了美國抗中的棋子、馬前卒兼看門狗。
正如前言,既然他們認為中國的壓力讓他們喘不過氣,又如此地挺台灣民主,何不直接與中國斷交而轉與台灣建交?反而是台灣的幾個邦交國接連被斷交。外交之間還是諸多現實考量,IPAC幾個國家議會拉著台灣向中國大陸叫罵,也能被看成「蜀犬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