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每年新增引進10萬“人才大軍”!泉州市“湧泉”行動“乾貨”滿滿

近日,泉州出臺《關於開展“湧泉”行動集聚各類人才在泉創業就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吹響了廣納天下英才競相湧入泉州的“衝鋒號”。6月22日上午,泉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泉州市“湧泉”行動新聞發佈會,介紹《若干措施》的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職工文體中心暨安溪縣台灣人才協會會址項目(圖片來源:安溪新聞網)
自2017年實施人才“港灣計畫”以來,泉州圍繞打造人才“引得進、留得住、過得好”的夢想港灣、事業港灣、生活港灣,已經形成了“1+1+N”人才政策體系,特別是分7個層次認定泉州市高層次人才,給予25個方面47項政策待遇,取得較好成效。
“作為福建省高質量發展超越的主力軍,泉州被福建省委賦予建設21世紀‘海絲名城’的新定位,並要求泉州打造先進製造業人才高地。”泉州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泉州作為製造業大市,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除了需要一大批掌握前沿科技的戰略科技人才、“高精尖缺”人才來引領推動,也需要大量基礎性、實用型人才。“湧泉”行動著眼人口、人力、人才資源的轉化貫通,把引才目標聚焦高校畢業生、技師隊伍以及其他緊缺急需的專業人才,推動引聚人才既“頂天立地”,也“實用為本”。
那麼,《若干措施》有哪些政策“乾貨”亮點呢?據瞭解,“湧泉”行動包括20條措施、39項具體任務,提出打造青年人才嚮往地、青年發展友好城、創新創業首選地,力爭每年新增引進10萬人才大軍,2025年泉州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50萬人,為泉州“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政策亮點有三個方面:
●體現泉州招賢納士的最大誠意
把提升引才競爭“性價比”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始終以人才為中心,從人才在泉創業就業的全鏈條需求入手,聚焦解決“關鍵小事”、突破“核心環節”,包括就業崗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公共服務、生活補貼、社保補助、創業支持等方面,切實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生態,釋放泉州求賢若渴的信號。
文件明確動態儲備充足的優質就業崗位,提供最長1年的見習免費住宿、最長7天的在泉求職短期免費住宿,保障剛需購房,提供優質教育學位,發放1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一次性生活補貼和每月600元的社保補貼,免費乘坐公交、遊泉州等等,展現滿滿的求賢誠意。
●激發各類主體引才、育才、留才的積極性主動性
“湧泉”行動遵循人才工作規律,既強調泉州黨委、政府要積極作為,更注意引導市場主體、用人主體乃至院校發揮作用,實行“育才獎”“引才獎”“留才獎”。文件鼓勵用人單位加大力度引育人才,提出支持企業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支持用人單位提供實習見習崗位、支持民營企業吸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並予以相應的補貼獎勵,凸顯用人單位引育人才的主體作用。同時,支持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泉州推薦引進各類人才,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機構來做。開展在泉高校、職業院校畢業生留泉率考核,通過考核比拼、分檔獎勵,提升本土院校畢業生留泉創業就業比例。
●讓人才有成長和發展預期、看得見未來
“湧泉”行動關注來泉留泉人員的未來成長空間,著力營造高配套低成本的創業環境。文件提出建設50所以上公益性創業學院,組建創業服務團和“名企導師”訓練營,開展創業輔導;募集1萬個免費創業工位,給予最長1年的免費使用;開展“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湧泉貸”等無抵押擔保貸款,設立規模1億元以上的天使投資基金,每年遴選支持50個優秀大學生創業項目;加快佈局一批產業綜合體、創新綜合體,對大學生初次創辦的小微企業給予實繳稅費地方留存部分等資助,並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培訓類課程、提供創業支持。

作者 吳宗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