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惠民台北報導】今年是蒲公英希望基金會三十年,蒲公英扮演整合者與實踐者角色,從永續生態示範基地建置、永續生態教案設計、永續資源循環技術研發到永續生態教育,更進一步於世界地球日邀請葡眾企業共同參與,打造共學、共創的永續園區。蒲公英創辦人魏悌香表示:「園區將充分運用有機廢棄物,化廢為寶,將咖啡渣、果皮等自然原料,製作成有機堆肥,打造自立自養、永續循環的示範園區」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5週年,葡眾企業支持蒲公英希望基金會,認養位在桃園市復興區永續生態示範基地的「永續沃土教室」,是在地首座以有機堆肥為核心的永續教育場域。教室未來將示範如何運用廢棄咖啡渣、果皮、葉菜等研發永續有機肥料,搭配無毒有機農法與原生野菜復育技術,藉以提升土壤品質,更實踐循環農業與環境保育,成為展現永續農食精神的具體場域。
【永續沃土教室實景】葡眾攜手蒲公英共同建置全台首座永續沃土教室,以堆肥教育與原生野菜復育實踐循環農業。
葡眾企業陳品諺副總經理表示:「我們長期以來支持復育台灣原生菜的計畫,這次也榮幸可以跟蒲公英一起進行永續沃土行動,感受到我們對地球應盡的責任是多麼重要」。當天葡眾也示範「資源循環」,將母公司葡萄王生技生產益生菌濾液過程中,所產生之有機副產物,製作成有機肥料,以實際行動落實「零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