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 減少手術風險

【記者黃文政高雄報導】高雄長庚院長王植熙帶領肝臟移植團隊完成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為台灣肝臟體積過小捐贈者捐肝救家人找到新契機。
高雄長庚肝臟移植團隊指出,肝臟移植為肝癌及末期肝衰竭的最後治療之一,由於大愛捐贈來源有限,所以在台灣多數肝臟移植皆以親屬間活體肝臟捐贈為主。但在實務面常常遇到捐贈者肝臟容積不足,縱使有強烈意願,在醫療面向仍不適合進行捐贈手術,而被迫放棄或錯失機會。
高雄長庚一名需要換肝的劉姓肝癌病患,雖然病患兒子願意捐肝,然而移植團隊發現捐贈者肝臟體積為286ml,比例僅佔23.5%。按照傳統30%評估標準及捐贈者安全優先的前提下,是不適合捐贈的。
案經醫療團隊審慎評估後,決定以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進行治療:捐贈者僅需將較小的左肝捐出,大大提升捐贈者的安全性。受贈者今年二月接受第一階段左肝切除合併左肝移植手術,術後第13天電腦斷層顯示移植的左肝成長250%,於第14天接受第二階段殘餘右肝切除。術後僅因膽管併發症接受引流管置放,其餘狀況良好,捐贈者在術後兩週內順利出院。
院長王植熙表示,經由嚴謹的篩選以及醫療團隊的評估,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能減少捐贈者的手術風險,同時亦增加病人即時接受肝臟移植重獲新生的機會。目前國際上仍未建議肝硬化合併嚴重門脈高壓的病人接受兩階段活體肝臟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