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妄想以少數總統行完全執政,透過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瘋狂動員側翼,發動對藍委大罷免,似高估自己,低估民意。賴清德並下令總動員,將罷免連署搞得轟轟烈烈,一副勝券在握高姿態,但他執政十個多月來,拿出多少扭轉民意的政績出來?除了操作抗中,完全掛零;縱使大罷免因低門檻可能成案,但通得過多數民意的檢驗嗎?
賴清德當選前就曾喊話,「總統衝高票、國會單獨過半」,卻事與願違,只獲4成選票,成為少數總統,立法院民進黨也淪為少數黨。但他不在以和為貴合作的思維基礎上,考慮和在野團結合作,卻下令該黨反守為攻,引發一連串的紛紛攘攘,台灣在他登基後,幾無寧日。而大罷免,則是他企圖取得完全執政的終極手段。
台灣前朝蔡英文完全執政、完全獨裁。滿朝酬庸已成風尚,政壇的近親繁殖更為普遍,政商包山包海的情況已成常態;又不惜違憲,將人民財產納入私囊(水利會改制是活生生例子),下焉者至用人唯私,甚至修法打破文官制度,讓綠色徒眾、權貴親信能走後門當官用權。最終達到「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之化境,為古今以來所罕見。
2020年12月,《亞洲週刊》,引述民進黨創黨元老的批評,指蔡英文變成新威權主義的領袖,強調「全面執政」,但卻變成「民選皇帝」,行政專斷、立法唯諾、司法應聲。現在賴清德顯然心嚮往之,想用大罷免翻轉執政黨在立院席次劣勢,掌控國會,從而重演完全執政;但這是人民所想要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