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國際憂心美俄中成新強大聯盟

烏俄戰爭的持續影響不僅局限於衝突本身,也引發國際政治的深刻變化,美俄的大國博弈可能改變當前國際間的權力格局。烏俄這場戰爭,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三國之間的複雜互動已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隨著川普再度上台,美國的外交政策出現急遽變化,俄美兩國之間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某種默契,而中國大陸此時也在亞太地區進一步的擴大地緣戰略的影響力。
烏俄戰爭的爆發,揭示了美國在地緣政治布局上的深遠考量。面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美國的初期反應是強烈譴責俄羅斯並支持烏克蘭。川普上台後,隨著烏俄戰爭的推進,川普政府在部分層面上選擇與俄羅斯進行直接對話,試圖尋求停戰的途徑,這種策略的背後,既有對烏克蘭的關注,也有對烏克蘭能源市場潛在利益的覬覦。另一方面,中國在烏俄戰爭後的行動也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透過經濟投資以及在南海與太平洋的軍事活動大秀肌肉,明顯希望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與戰略布局。
烏俄戰爭前期美國在表面上支持烏克蘭,並提供軍事援助,但川普上台後,其內部的策略卻指向了與俄羅斯合作。這種轉變源於美國對利益的計算,對美國而言這不僅有助於在地緣政治上的優勢,更能保障從烏俄戰爭中獲得利益。然而,美國這種雙重作為,也讓國際間對美國這種投機的對外政策感到憂心,尤其對歐洲國家而言,美國這種模糊雙重的外交政策,無疑增加了不信任因素,更讓歐洲對自身安全的保障產生了懷疑。美國通過與俄羅斯的接觸,顯示出對歐洲國家的疏遠,也讓歐洲在面對龐大的俄中聯盟時,顯得更加孤立。
在烏俄戰爭的背景下,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充滿曖昧。中俄兩國在多個層面上的協同,雖有出於地緣政治上的考量,更是在經濟和軍事上的需要。例如,在能源領域,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國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不僅減輕了俄羅斯因西方制裁而帶來的經濟壓力,也進一步加深了兩國的依賴關係。
此外,中國大陸在軍事領域的技術交流和合作,也使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面對美國靠攏俄羅斯與俄中聯盟的崛起,歐洲國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歐洲一方面需要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卻又不得不應對俄中聯盟帶來的潛在威脅。若美國在亞太地區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同時疏遠歐洲,則可能導致歐洲的安全形勢堪憂。此外,隨著俄中聯盟的形成,歐洲國家可能需要重新檢視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以應對新的經濟格局,倘若歐洲未能及時調整其戰略,極有可能在這個新興的地緣政治中,成為被邊緣化的對象。
烏俄戰爭的持續發展,不僅將改變原有的國際局勢,也促使大國之間的複雜關係不斷演變。近日,德國媒體也點出,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將會影響烏克蘭的命運以及歐洲的安全。面對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局勢,各國如何應對,將是各國未來在國際關係的關鍵挑戰。烏俄戰爭仍未落幕,也為國際社會烙下深刻的陰影,國際社會更憂心的是,美俄中是否會形成新的強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