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彭勝郎台中報導】 台中市民期盼超過20年的「東勢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重視山城交通的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克服萬難,成功重啟推動該工程,經市府努力,其中跨越大甲溪、深植地方記憶的鯉魚脊背橋中斷處,即將於今年4月《合攏》,象徵工程邁入關鍵里程碑,為地方交通建設寫下歷史新頁。另外,最具挑戰的「第一標-公老坪山隧道段工程」,在台中市政府建設團隊完成招標作業、當地民眾積極配合遷移地上物後,成功順利開工,並全力朝118年全線通車邁進,進一步強化山城救援動線。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市府建設團隊在缺工、缺料等挑戰下,仍全力推動「東豐快速道路工程」。其中,第3標工程銜接石岡至已完成的大甲溪橋梁段及東勢段,目前墩柱已成形,並安裝工作車展開橋面板施工,預計今年4月與舊橋接合,屆時,地方長年記憶中的斷橋將成為歷史,而第3標也將於115年完工搶先通車,進一步改善石岡至東勢的交通便捷性。
建設局指出,市府建設團隊秉持盧市長「開不了工的要開工,完不了工的要完工!」政策,及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與中央部會的經費支持,以及地方議員、里長的鼎力協助,成功克服環評爭議重啟計畫。東豐快速道路總經費達193.7億元,全長9.6公里,分為5個標段,其中第4、5標(跨大甲溪橋梁及東勢段)已完工,而第1至第3標曾因環評爭議受阻,現已全面克服並穩步推進。全案完工後,將大幅提升山城對外交通,改善台3線交通壓力,縮短通勤時間,並強化震災救援能力。
同時,透過完善的快速道路網絡,將促進產業運輸、帶動觀光發展,為大台中經濟注入新動能,完成高速路網的最後拼圖,全面打通山城交通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