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 賴清德倚靠的民主供應鏈 已成明日黃花

美國國務院刪去「不支持台獨」,非但不意味台灣當局倚美謀獨希望增加,反而風險更大。以川普的變幻莫測,焉知不會有改為「反對台獨」之可能?賴清德應深知川普當政,倚美謀獨的機會極微,因此他將希望放在國際民主陣營的支持上,日前他又登高一呼,提醒國際社會,威權主義越集結,民主陣營應要越團結,共同打造全球「非紅供應鏈」,團結重現世界和平曙光;顯然他還活在拜登時代的國際社會當中。
拜登四年間的中美關係,是採對中圍堵政策,手段則是構築圍中聯盟,包括美英澳的AUKUS、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以及聯合日、韓、紐、澳「印太4國」抗中,並進一步促成東亞北約。
所謂民主聯盟,是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構想,他深受拜登倚重,拜登時期的國際關係幾乎全由布林肯所運籌帷幄。他深知中國大陸之不易與,由正面對抗,改採迂迴談判,並積極拉攏盟國制中。AUKUS、深化「四方安全對話」,有意促成東亞北約,他莫不積極奔走,合縱各集團抗中,但美國的廣約盟國,仍難突破中國大陸的國際連橫,而且更建立有別於美國帝國主義集團的第三勢力,跟美國邪惡聯盟對抗。
川普啟用反中鷹派色彩更重的盧比歐擔任國務卿,但並不表示川普對中態度會較拜登更為強硬。布林肯可以完全主導美國外交政策,盧比歐則否。說白了,川普是狗,盧比歐是尾巴,究竟是狗搖尾巴,或尾巴搖狗?以川普一貫強悍作風,魯比歐充其量只是隨川普意志搖擺的狗尾。魯比歐表面對反中仇中,一上台就刪去「不支持台獨」給大力下馬威,但埋下的伏筆恐怕更不利於台獨;無論如何,中美台關係,美方還是川普說了才算數。
至今川普對台美關係仍沒有具體的作法。只將台灣列入提高關稅之列,另外,他對台灣國防支出占GDP百分之二點六表示過不滿,(儘管比多數北約國家還高),直指台灣應該花費百分之十,也就是藉大幅增加軍購提高保護費;另外他一再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我們希望他們回到美國。如果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
對於協防台灣,川普認為中國大陸終究會攻打台灣,但不會在他任內發生;但他強調,「別忘了,台灣距離美國九千英里,距離中國只有一百英里」,直指台灣問題相當棘手,希望台灣領袖(賴清德)利用未來四年大幅增加國防投資;這方面,賴清德已表示願意將國防投資增加到GDP百分之三,至於是否會加碼到川普預期的10%,不妨等著瞧。
回歸賴清德的民主陣營話題,對川普而言,民主聯盟已是明日黃花,他的新孤立主義,以及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無形中已讓拜登時代的民主聯盟瓦解。更堪虞的是,他大有可能跟三個好友:普丁、金正恩,以及習近平建立新的特殊結盟。目前正發展中的烏克蘭戰爭終局,不就正演繹美俄兩強的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