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日,慈濟大學圖書館與國父紀念館共同辦理2024第五屆「天下為公與大愛思想的踐行」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聚集了22所學術與研究單位的59位學者專家,共發表27篇論文,涵蓋總字數超過33萬字,內容豐富且學術價值非凡。
今年研討會的主題為「弘法利生與互助利他」,涵蓋慈濟學、孫學、國家發展、非營利組織運作與大學社會責任等議題。藉由理論與實踐的深入對話,藉由理論與實踐的對話,強化對孫學研究與慈濟大愛精神,有更深層的了解。
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王本榮認為,所謂上醫醫國,講的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發起的革命,達到階級平等;證嚴上人以「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來推動革新,強調慈悲等觀,更從「利他」中學會「自愛」。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走進慈濟大學校園,就感受到濃濃求學氛圍,這是在其他校園鮮少看到的。再加上慈濟在全球各地的付出點滴,足以見證證嚴上人的大愛精神。
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杜聖聰發表的慈濟四大志業永續發展的年度實踐:以2023-2024年的網路輿情分析為例。以新聞媒體、社群媒體與討論區網站的主文與回文作為資料庫,透過大數據搜尋引擎的爬梳,描繪慈濟四大志業的網路輿情圖譜,包括網路趨勢、網路情緒、關鍵領袖、熱門頻道、議題擴散等面向,並據以析論慈濟對於台灣社會的貢獻與成就。
與慈濟學相關的論文有慈大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釋德傅發表的論證嚴上人「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之管理哲學;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辦公室主任簡東源發表的證嚴法師與弟子的感應探討;慈大慈濟學教學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兼助理研究員鄭凱文發表的宗教慈善觀的類型比較及慈濟宗慈善法門的修行意義;慈大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濟基金會慈誠、委員、榮董、研究生楊添麟、廖進民發表的慈濟四法四門四合一之解構─從《無量義經》〈一法能生無量義〉談起。
慈大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釋德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兼任講師劉穎灝發表的慈濟音樂與傳統戲曲的當代融合-《靜思語‧歌仔調》創作思維初探;也就是將深奧的佛法,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戲曲,讓更多人在跨文化的娛樂中,參悟佛法的智慧。成功實現了「宗教哲理」與「民間藝術」的有機結合,為未來戲曲創作和宗教文化傳播帶來了全新的視野。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客座助理研究員釋德晟、慈大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釋德慇、副教授蔡裕美發表的證嚴法師思想行誼的另一種傳播方式:以慈濟歌曲為探討。慈大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兼圖書館館長謝易達發表的拉長情、擴大愛:慈濟女力「在地全球化」典範效應之探討;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俞龍通發表的青年眼中的慈濟精神-以加拿大溫哥華兩個活動為例;慈大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生釋德劭發表的藥理、醫理與佛理:淨斯本草飲與法華藥草喻的對比詮釋;慈大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研究生蔡宜蓉、所長林建德教授發表的試探「慈濟人文」在「靜思茶道」的體現;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研究生曾榆芳、副教授黃慶輝發表的宗教寂靜空間分析-以慈濟八德靜思堂講經堂為例。
慈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陳翰霖發表的正信正念踐行互助利他的典範延續:再現南丁格爾精神;慈大護理學系副教授楊美玲發表的從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探討與護理教育本質之關係及應用性;慈大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羅廷瑛發表的愛在台東的新芽課輔-探究慈濟教聯會的社區教育模式;慈大護理學系講師陳妙星發表的慈濟人文與慈誠懿德對學生的愛與關懷。
慈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程君顒發表的減災消厄,希望重生─花蓮減災希望工程概述;慈大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蔣駿發表的組織永續發展與職場性別平權實務研究;慈大醫務暨健康管理學系教授胡凱揚發表的透過戶外探索教育課程引導實作學習合作與利他的教學指引。
國立中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黃馨慧、慈大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陳宜亨、臺北市立大學都會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系副教授兼教學發展中心主任莊旻達發表的利他精神與互助思想的自我思辨:以大學社會實踐(USR)類課程為例;慈大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凃筱菁、劉弘毅發表的大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經驗對利他與度己之初探。
至於孫學議題,包含日本國立鳥取大學地域學部副教授漆麟發表的革命家與書法-關於孫中山先生在日題詞「博愛」「天下為公」「世界大同」;臺北科技大學人文與科學學院前院長周家華發表的孫中山互助利他的服務人生觀與一個非營利組織的永續發展;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李孔智發表的《實業計畫》中的「區域經濟」概念淺析。
國父紀念館研究典藏組研究員鍾文博發表的孫中山《大亞洲主義》演講100週年—王道文化、濟弱扶傾與互助利他思想探究;展覽企劃組助理研究員黃宗偉發表的文化互助利他的展覽策略─國父紀念館在後博物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實踐;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邱啟瑗發表的博物館與走讀活動:從國父紀念館辦理之「走讀臺灣」活動談起。
第五屆「天下為公與大愛思想的踐行」學術研討會彰顯了理論與實踐的交融,深化了對孫學與慈濟學的理解,並為未來慈善文化的全球傳播與學術研究奠定基石。期待藉由持續的學術交流,推動天下為公與大愛精神的進一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