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祭普度 中正公園主普壇祭品豐盛

副市長邱佩琳:中元祭體現了基隆的歷史與文化 也展現了基隆人民對過去歷史的敬意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基隆的年度文化盛事鷄籠中元祭,18日晚間最受矚目的中元普度活動,在中正公主普壇廣場前,呈現一片豐盛的祭品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副市長邱佩琳指出,中元祭不僅是基隆的

準備各式供品,熱情邀請老大公共享盛宴。(基市府提供)

傳統文化盛事,更是促進社區和諧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元普度活動的獨特之處,在於邀請水陸無主孤魂享用祭品,這是基隆人民對逝者的慈悲心和無私愛的具體展現。尤其是獨具特色的十二座孤棧,從麵線棧到摩訶棧,每一座都象徵著不同的祝福與祈願,展示了傳統工藝的精湛與深遠意涵。這不僅體現了基隆的歷史與文化,也展現了基隆人民對過去歷史的敬意。
基市文觀局長江亭玫表示,祭品以連桌形式呈現,包含葷食桌、素食桌及西洋桌,特別是西洋桌,展示出基隆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基隆曾經歷西班牙、荷蘭、法國和日本的統治,因此西洋桌上的供品融合了西式和日式元素,體現出基隆對多元文化的尊重。
中元普度活動中最具特色的是,製作的十二座孤棧,包括祝賀地官大帝壽誕的麵線棧和壽桃棧,象徵山珍的薑棧、海味的鹽棧,以及冬粉棧、粿粽棧、米粉棧、糕仔棧、米香棧、龍眼棧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在中元普度期間才會製作的摩訶棧和必桃棧。
摩訶(Maha)一詞源自梵文,意指「偉大」,其外型如荷花,象徵佛教最神聖的花朵,意涵普度眾生;而「必桃」在閩南語中有「裂開」之意,形似桃子,象徵祝壽。必桃在蒸熟後會自動裂開,寓意著希望亡靈早日脫離地獄,轉世投胎。
在大型普度現場,各式供品大放異彩,展現傳統工藝的精湛技藝。葷食連桌上的「五牲雕」供品,巧妙地將豬頭、魚、雞、鴨、豬肚等食材,與麵糰結合雕刻,化為可觀賞的藝術品,令人驚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葷食連桌下的麻油雞湯,專為難產過世的女性孤魂準備,這反映了傳統的產婦「作月內」文化,體現了從陽間延伸至陰間的女性關懷。
連桌的最後一道菜,是盛滿清水的空心菜,象徵人鬼關係的淡泊,隱喻著普度儀式的結束,委婉地向眾靈表達離開的意願。此外,活動現場還展示了平日少見的醮壇神像、趙康溫馬四大元帥、大士爺、五方引魂童子等民俗祭祀器物,誠邀民眾前來參觀,親身感受基隆百年民俗活動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