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縣3道路改善案 交通部政次允協助

【記者林盈焜羅玉女苗栗報導】苗栗縣政府團隊正積極打造觀光科技大縣,而打通任督二脈的交通建設則是重中之重。苗縣府向中央交通部門提出的3件道路改善計畫案,攸關苗栗縣觀光、科技發展及農特產交通運輸的重要道路,是關鍵的命脈之一,其路況多屬路幅狹窄、坡度大、彎道多,事故頻仍,山區路段更常因颱風、豪雨或地震等天災而坍方釀成災情,迫切需要加速改善。
23日參與考察交通建設行程相關成員,於南庄鄉縣道124乙線7.1公里處土地公廟集合,由縣籍立委邱鎮軍、縣長鍾東錦、工務處長古明弘、參議蔡佳慧,副議長張淑芬、議員楊文昌、鄭聚然、徐功凡、蕭詠萱助理、鄉長羅春蓮出席,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亦率同路政道安司科長陳柏源及公路局長陳文瑞等人同行聽取簡報。
苗縣府工務處長古明弘隨後簡報3件拓寬改善案:第一案為南庄縣道124乙線,係南庄主要聯外道路,全線路寬多為12公尺,但自6K+100田美攔河堰起卻縮減為8公尺,大型車與機慢車共用車道,且有連續彎路,在7K+090處縱坡陡峭容易肇事。目前已提報計畫爭取公路局生活圈計畫補助,預定6月中旬審議。
第二案為泰安苗62線1K+656至10K+500道路拓寬改善工程,前經公路局核定辦理先前規畫,然因工程規模複雜且經費龐大,縣府計畫分3期辦理道路改善工程,第一期自5K+660至6K+463路段預計新設明隧道、防落石網及橋梁改善,另於7K處新設跨越橋梁銜接北岸道路,提案計畫由公路局中區分局複審中。
第三案為後龍苗33線1K+400至3K+000拓寬改善工程,苗33線係後龍好望角風景區重要聯外道路,隨著觀光產業蓬勃發展,為提升往來車輛及行人通行安全,研擬自1K+400至2K+100路段,從3至5公尺拓寬至12公尺,另在2K+100至2K+900採新闢道路,可避免拓寬工程拆遷灣瓦社區民宅,又可提升行車安全及道路服務品質,此案目前由公路局中區分局初審完成,縣府刻正修正中。
會後,陳彥伯表示,交通部的交通政策就是安全為第一考量,對於3案有關落石、坍方、坡度及轉彎等疑慮,他認同都應徹底解決,但要如何改善,中央會加入審查意見,他承諾全力支持改善方案,建議縣府加速修正計畫提交公路局,趕在6月中旬與124乙線一併審議,早日符應地方民意。聽到次長明確的承諾,縣長鍾東錦與出席考察的各界代表,立即響起熱烈掌聲致謝。
但針對苗62線部分,他認為需不需要新建跨越橋梁及封路施工等問題,希望縣府、公所和公路局進一步討論細部計畫,期使改善工程既達到增加道路容易並提升交通安全的目標,也落實讓經費花在刀口上。公路局長陳文瑞另表示,該局在改善道路坍方、落石各種災害,都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會全力提供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