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慈中戶外教育 學習環保、體會護生

臺南慈濟中學強調「有教養、有智慧、競合力、會生活」的教育理念,除了期許教導出品學兼優、知行合一,且具多元發展的學生,更秉持著慈濟志業行善與環保的精神,將人類應對環境的謙卑與敬重,融入孩子的習性與教養之中。

環保站的師伯使出渾身解數寓教於樂。

因此,臺南慈濟中學國中部一年級的戶外教育,不只把學生帶出學校、把教室延展於校外,更將境教理念以不同的型態與眼界,展現於孩子面前──四月十四日一早,國一同學們藏不住欣喜的心情,已在春風廣場整裝待發,導師們則以輕鬆卻不失規矩的口吻,將出門行儀,對孩子們再三交代──這趟戶外教育,早上將發車跨至鄰市高雄,於岡山慈濟園區進行參訪與實作;下午則走訪重新大規模整修的壽山動物園,進行遊園並接受導覽。

巧藝館師姑展現環保毛毯加工的手藝讓同學們目不轉睛。

慈濟環保志業在臺灣本土深根經營,早已見於村裡社區各處角落。不僅有足夠的空間供志工們回收分類,也兼具精進共修、環保教育等功能,甚至能在急難時擔當後勤基地,支援救助行動。無論大規模的科技園區還是小型態的環保站,志工們都秉持證嚴上人「清淨在源頭」的慈示,拒絕腐爛的廚餘、不能回收的垃圾,把回收資源、環保點整理得乾乾淨淨;做社區的「好厝邊」,努力邀約有緣人之外,也為銀髮族們提供行善與交誼的園地,更是莘莘學子們學習志工服務與環保知能的模範場。

科技館中小型的機具卻精妙展示出保特瓶製作成紗線的過程。

慈濟岡山志業園區作為環保志業的典範之一,前身曾是校園因而佔地甚廣,除了保有原校園操場的模樣之外,甚至開闢了寓教於樂的「大愛農場」與「藥草園」,透過植栽各種食用與藥用花草植物,一來推廣植物知識、蔬食觀念,二來也透過實耕力種來感受拔除惡習、深根福田的佛理,更甚至於疫情時間,提供藥材藥引,來支援淨斯本草飲的素材。

另外環保教育站內,不僅有兩區資源回收區,更成立「環保科技展示館」,承擔環保毛毯的加工,它是慈濟第一個環保回收科技展示區,館內的小型機具,能把寶特瓶回收後打成瓶片、做成酯粒、抽成絲紡成紗的過程,具體而微地展現出來。而再延伸成立了「巧藝館」,設置裁切毛毯的設備以及縫紉機,廣邀法親一起來裁製毛毯,不僅能支援急難救助和國際賑災,也可讓參觀者看到毛毯加工實況。

師姑師伯重現毛毯震災時感恩尊重愛的體現。

國一感恩吳宜恩同學表示從中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做環保才會有健康的身體、生活與環境,更能夠從中懂得尊重地球,進而得到他人的尊重。」張靚同學也從回收端體會到:「垃圾不能通通丟到一個垃圾桶,要根據不同的回收狀況,作好資源分類,這會影響到後續的處理流程!」

包容班林亭誼同學在藥草園得到豐富的知識:「甜菊可稱為植物園中的全糖擔當!而紫蘇、肉桂、胡椒等各種香料,都讓人感受到大地之母真是世界級的美食家!」周容新同學則看到師姑師伯們的付出:「岡山園區裡的師姑師伯沒有領薪水,靠的是他們對地球的尊重與愛護,真的很令人敬佩!」

國一戶外教育為同學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如此優秀的園地,當然值得學生們深入寶山、體會精隨!而岡山園區的師姑施伯們面對臺南慈中「自家孩子們」的參訪,也都抱持著無比愛護的心情,設計了精巧且富含智慧,兼容有趣活潑的闖關課程,來迎接這批南訪的學子。

下午的壽山動物園,則是另外一種精彩!

身為臺灣第二大市立動物園,壽山動物園佔地超過十二公頃,此園是許多高雄人的童年回憶,但多與自由討食的猴子與懶懨的動物們印象有關。然而,壽山動物園於2022年底,翻新裝修完成之後,澈底改頭換面成為親子爭相走訪的熱門景點!

國一戶外教育為同學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可愛的水豚和狐獴瞬間擄獲了同學們的心,紛紛圍觀讚美,而雄偉強壯的黑金剛,以及路邊山間竄出的野生獼猴,也佔領了同學們的目光,甚至有同學打趣地說,彷彿看到人類的進化史,而自己也好比校園中那頑皮的猴子!當然也有像陳曦同學一樣深度思考者,反身從動物的立場來作思考:「看到動物園裡的動物,會反思到自由的可貴,以及文明社會對自然環境的侷限。」

園區設立了七大主題展區之外,從外部登山步道至園區內的動物駐地,以及參觀群眾的動線與空間,無不兼具了現代感美學以及對動物友善,在不驚擾動物的前提下,能多角度觀看與思考生命姿態的空間設計──例如,打開原本傳統侷限動物籠捨的屋頂、增設無障礙式的空中走廊、交錯金屬圍欄與半高玻璃窗口的設計、串聯參訪路線中的山屋與觀察廊道……開闊了動物與參訪者的視野──能讓動物與遊客,都能直接感受陽光雨水透過植物,灑落身上等自然環境,無不證明:用心的設計,始終來自於人類對環境與生靈們的敬重與友善。

國一戶外教育為同學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臺南慈中學務處特別為學生們設計了相關的學習手冊,與跟園區約洽一班一位導覽人員,就是希望孩子們不只是走馬看花的湊熱鬧,而更能體會護生惜命的環境營造是有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