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過100組件的畫作、攝影、錄像、文獻史料等高美館典藏品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高雄市立美術館《多元史觀特藏室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於該館三樓展覽室展出,以超過100組件的畫作、攝影、錄像、文獻史料等高美館典藏品,呈現跨越台灣1970至1990年代下的大高雄藝術發展脈絡,探看南方藝術家在大時代洪流中,所展現的南方精神。
高美館館長李玉玲表示,該館自2019年啟用三樓空間,做為「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結合館內關鍵典藏與「南方」的相關議題,以一期至少18個月的典藏常設展形式,在當代策展思維下,讓典藏成為城市圖像記憶,亦希望大眾能夠能透過展覽,感受到藝術與人們日常的相關性,並展開全球性的思考與對話。
文化局副局長簡美玲認為,《南方作為衝撞之所》彰顯眾人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情境與態度,台灣70至90年代,藝術家以老成的靈魂、赤子之心衝撞著體制、框架以及自我,醞釀出深刻而動人的作品,不安的時代中找尋生命出口而乍然釋放的勇氣化為創作,構成如今這座城市的美好篇章。
資深藝術家洪根深代表參展者指出,70至90年代是個悲喜交集的時代,來自不同城市的藝術家們,因緣際會下匯聚高雄,憑藉自身的熱情與心血衝撞社會也衝撞自我,而當年高雄在地媒體對於藝術事件的共鳴與支持,為藝術家發聲,更是共同推動大高雄藝術史發展的關鍵。
高美館又說,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自2020年策展起,隔年即透過館內研究團隊與外部學者、創作者、耆老等進行研究合作,重新爬梳70至90年代在地藝術發展的過程。作品跨越超過30年,展出45位藝術家精彩創作。該館亦同步啟動「關鍵藏品」的蒐集與補全作業,以期更加完整呈現時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