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集章迷請注意!高雄兩大設計盛事「臺灣文博會」及「台灣設計大展」,文化局霸氣的推出遍布38個行政區的「台灣設計-高雄百點集章行動」,回應近百年前集章文化流行盛況。自8月1日起至10月30日,100枚紀念章,將設置於歷史場景、藝文場館等處,讓大眾循線蒐集,同時創造與土地的連結與記憶。
市長陳其邁表示,高雄每個角落都有值得探索品味的故事與風景,「台灣設計-高雄百點集章行動」範圍遍布38區,更有不少歷史悠久的文化景點參與其中,例如修復完竣即將啟用的原愛國婦人會館、全台唯一保有機械聯動裝置的北號誌樓、扼守打狗港的雄鎮北門與旗後砲台,以及眾多歷史場景、藝文館舍、設計角落等。
他認為,循線集章,可以讓更多民眾踏足不曾到訪的場域,重新以歷史與人文的角度認識高雄,也加深與這片土地的情感連結。
副市長史哲也說,台灣設計之始,可溯及近百年前的「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以展覽為形式,開拓了台灣城市邁向現代化的視野。當時更以紀念戳章,帶動一股收集風潮,這次高雄規劃「台灣設計-高雄百點集章行動」,以百枚紀念章向百年歷史致敬。
文化局長王文翠指出,近年集章文化歷久彌新,許多集章愛好者出遊,不忘帶著手帳、集章本,蓋下紀念戳章的同時,也將這一刻的記憶留存下來。
而在手機取代筆記本與照相機的時代,集章也有不同於往日的型態,這一百個集章處,除有實體的印章供蓋印,line加「高雄市政府」好友,手機開啟line beacon功能後,可同時進行虛擬集章,集滿十五枚虛擬章,還能兌換一個N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