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毅基隆報導】基隆市和平島公園的沙灘,上月二十六日發現三顆小環頸鴴的蛋,園方以三角錐圍出十平方公尺大的「護鳥蛋區」,讓鳥爸、鳥媽能安心孵蛋,不讓遊客打擾,昨天傳出一隻幼鳥已經孵化但有一顆鳥蛋已被八哥破壞夭折。
冬候鳥小環頸鴴有金黃眼圈,個頭嬌小,去年和平島公園因疫情休園,首次發現有嬌客來繁殖,今年五月下旬再來報到,園方相當驚喜,昨天就傳出其中一顆鳥蛋的鳥寶寶已經孵化。
基隆和平島公園發起護鳥行動,在沙灘區約十平方公尺的區域,園方使用三角錐、漂流木圍起。據園方透露,當時是小環頸鴴在沙灘上產下三顆蛋,希望以自然方式協助親鳥孵蛋。
和平島公園的宏岳國際協理黃偉豪表示,小環頸鴴很嬌小、眼睛是金色,孵化期約二十一天,預估在六月下旬可孵化。去年因疫情因素讓園區休園,因此讓小環頸鴴有機會到沙灘區產卵,藉由沙子透水、地熱等特點來孵蛋,若溫度過高,親鳥會到海邊將肚子沾濕,幫鳥蛋降溫。先前多在岩石區孵蛋,去年首度在沙灘上產下三顆蛋,最終孵出二隻幼鳥。五月二十六日在園區清掃時,再度發現三顆蛋,與前一年相似,經觀察後得知是小環頸鴴,今年再度到沙灘區報到,讓園方十分高興。
和平島公園擔心遊客遊玩時,不注意踩破鳥蛋,自五月下旬發現鳥蛋後,立即在周邊設置三角錐張貼告示,並用漂流木圍出空間,讓親鳥在不受干擾下,安心孵蛋,果然昨天就傳出好消息。
基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沈錦豐表示,過去在鳥類圖鑑及文書上都有註明,小環頸鴴是冬候鳥,喜愛在礫石灘和沙灘產卵,主要在中南部繁殖,經觀察近幾年北部已有穩定繁殖現象,其中基隆和平島公園已連續多年成功孵化幼鳥,相信園區有足夠且安全的空間,未來有機會可以做為生態教育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