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醫院提供公廁馬桶坐墊消毒液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近來因國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激增,除了戴好口罩、勤洗手及保持社交距離外,在公共場所的環境設施,定期清消絕不可少。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發現,公廁使用率高,包括水龍頭、擦手紙架旋鈕、公廁門把、坐式馬桶坐墊及洗手乳壓把等,都是菌落數最高的物件,唯有加強清消,才能避免成為防疫破口。
為客觀呈現公廁內的環境病菌數量,大同院方還透過ATP冷光反應檢測,在未清消前,公廁內各物件表面點的落菌數,最高可達500RUL,像是水龍頭、擦手紙架旋鈕、公廁門把、坐式馬桶坐墊及洗手乳壓把等,但於定時清消後,菌落數均可降至200 RUL以內。
大同醫院職業安全衛生室主任沈駿緯表示,為提供來院患者、家屬和一般大眾潔淨舒適且安全的如廁環境,除將門診公廁清消頻率,提高為每小時一次,更加強公廁通風,全面設置感應式水龍頭、抽取式捲筒衛生紙等免接觸設計,以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並提供公廁馬桶坐墊消毒液,可在如廁前,使用消毒液將馬桶座圈清潔,確保如廁安全。
該院感染管制室主任陳惇杰也提到,廁所內一樣有傳播風險,如廁者務必配合公廁使用場所防疫規範,上廁所也要遵守防疫準則,他建議,在外使用公廁時,亦須提高警覺。
陳惇杰並提出五大自我保護方法,包括全程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等候,避免直接碰觸門把及沖水按鈕等高污染表面,沖水前先蓋上馬桶,以減少氣溶膠逸散,如廁後勤洗手,也要把雙手擦乾後,建議再使用酒精消毒且不碰眼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