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環局引入AI科技即時監控警示 臨海與林園兩工業區先行 查獲三起空污開罰

【記者吳峙嵩高雄報導】為監控高市各重點工業區污染行為,並鎖定強化空氣污染事件發生對象,環保局去年12月起,在臨海及林園工業區建置雲端影像監控及智慧辨識系統,以便即時有效掌握工業區工廠污染排放狀況。這套設備啟用迄今,已成功查獲三起工廠因未妥善操作,以致發生明顯污染物情形,合計開出罰鍰130.5萬元。
環保局表示,這套雲端監控智慧辨識系統,是藉由多部攝影機,24小時監控工業區固定污染源,將監控影像回傳,透過各項環境參數地整合與機器學習,結合固定污染源、空氣監測設備(如空品測站、微型感測器)、即時數值及地理資訊(GIS)等系統,提供黑煙辨識判定形成「環境監控網」,並於異常事件發生時,做到立即警示。
這套設備可讓環保稽查人員即時出擊,強化工業區空氣污染事件應變與稽查效能,自今年迄今,已協助查獲臨海工業區內兩家廠商,因未妥善操作造成揚塵逸散污染事件,分別予以裁罰15萬元及48萬元罰鍰。另查獲林園工業區工廠,夜間因製程設備火警,產生大量粒狀污染物逸散,裁罰67.5萬元,展現初步成果。
環保局指出,此系統也參加今年的高雄智慧城市展覽,讓市民了解透過AI智慧科技,進行污染稽查工作,局長張瑞琿認為,經導入AI科技,節省人力與資源的調度,並化被動為主動,讓稽查不再受限人力、時間及地區,更提升執法效率,也加強夜間稽查強度及準確度。她呼籲業者,應隨時加強廠內自主管理,維持防制設備的正常操作,以免違規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