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慈小假日共學 環保護地球數學機率Say夜市

春暖花開的三月,枝頭吐露新芽,萬物欣欣向榮,大地一片綠意盎然,處處充滿生機。週末假期,臺南慈小一、二年級親師生起了個大早,8:00不到,親子身影就已分別出現在仁德環保站與崇善環保站,兩邊環保教育站一共聚集了近四百位親師生,一同用行動為守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真正高興地見到你,歡迎你到慈濟來~」一群熱情的崇善環保站的師姑師伯,鼓掌拍手、笑容滿面迎接大朋友小朋友。環保體驗之前,呂銘振師伯帶來「認識環保及回收分類」的環保課程,透過環保十指口訣讓家長及孩子將回收分類深刻的印在腦海中。他也從自身經驗與大家分享,他身上所穿的衣物及鞋子皆從環保站惜福而來,「我們常常喜歡跟流行,買名牌包,但我身上背的是牛仔褲做的包包,卻是全世界獨一無二,這是我們大人應該教育給孩子的觀念。」此外,他也分享許多環保再製的物品,讓家長了解「環保」、「愛惜物命」的觀念應該從教育做起。
ㄧ年善解班羅寓松有兩位已就讀慈小的哥哥,從小就常跟著哥哥們參加學校所舉辦的環保站體驗活動,做環保愛地球的觀念已根深蒂固,寓松媽媽說:「他從小在家就很主動做好垃圾分類,也會提醒我們正確的分類方式,也告訴我們大家,要做回收地球媽媽才不會發燒。只要外出必帶環保餐具,也會落實在外垃圾分類的好習慣。」這次在崇善環保站是羅寓松小朋友第ㄧ次拆解錄音帶,從沒此經驗的他,根本不知道內容物,只覺得ㄧ個小小的盒子要拿著螺絲起子轉啊轉,非常麻煩。但為了愛護地球媽媽,他仍是很有耐心地拆解部件,覺得再辛苦也值得,家人同心做環保的具體行動,讓人讚嘆,值得學習。

拆解錄音帶,孩子都覺得很新奇,欲罷不能。

另一邊,二年級親子來到仁德環保站實際體驗,一站是資源回收分類,一站是寶特瓶回收,一開始,環保志工菩薩向親子說明回收分類的方式,也鼓勵親子在家將喝完的飲料瓶、吃完的便當盒,丟棄回收之前能用水清潔一下,避免發出惡臭,真正落實清淨在源頭。二善解蔡育誠和爸爸分享:「之前家中回收,就是把要回收的全部都放在同一袋,來到環保站才知道原來回收分這麼細,有膜的便當紙盒要和紙類分開。」;二包容陳冠衡爸爸分享:「今天來學習資源回收分類後,我發現要提醒孩子回收前要將紙容器清洗乾淨,才不會讓師姑、師伯沾到或感受到濃郁的腐臭味,小小的動作,多一點用心也多一份貼心。」

孩子們在環保站學習分類,親自動手更能了解環保的重要。

除了在仁德環保站體驗外,親子還到仁德靜思堂體驗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提供的展覽”SAY夜市”數學機率特展!展覽主要以體驗方式讓大家了解生活中的機率概念,會場打造成台灣夜市的場景,除了設有香腸攤及許多趣味遊戲設施,「擲骰子、扭蛋、轉盤、彈珠台、賓果……,這些在臺南靜思堂都能玩得到喔!翻轉學生對學習機率的印象,不單單只是從學校數學課本學機率,而是從夜市遊戲中培養學生能力的發展,以流利的基礎運算和推演、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然後懂得利用推論去解決數學問題。ㄧ進到靜思堂,游孟雅師姑便以「給你一個掌聲,請你跟我一起做」吸引眾人目光,導覽師姑們帶領親子分組闖關體驗,有SAY夜市數學機率特展及大愛感恩科技。
第一站SAY夜市數學機率特展,親子共同挑戰,「奇妙彈珠台」、「換!不換!天人交戰」、「人生二擇一」,該保守拿獎勵還是試著孤注一擲呢?藉由數學機率特展,讓親子燒腦,也有不同的學習及體驗。二善解的蘇品澄媽媽分享:遊戲中有時輸有時贏,有些題目很難,連大人都不一定會,但媽媽鼓勵孩子勇於嘗試,讓孩子看見自己的潛能及體驗到數學的樂趣;二年善解班張媗甯媽媽分享:很高興有機會接觸這種生活化的數學遊戲,不只有小孩玩,連大人都玩得不亦樂乎,可促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個個展露笑顏,收穫滿滿。

這次還結合了國立科工館和靜思堂合作的SAY夜市機率展,校長也親自跟大家介紹。

第二站參訪大愛感恩科技,「外出沒帶水時,會去便超商買寶特瓶裝的飲料「用完的寶特瓶會怎麼處理呢?」、「這裡的產品都是寶特瓶變成的,大家覺得可能嗎?」,當臺南慈小親師生來到大愛感恩科技這一站,久惠師姑及瑞娟師姑用一連串日常生活的提問來傳遞環保觀念,也讓孩子觸摸寶特瓶的塑膠粒、抽絲後的寶特瓶軟絲,讓孩子見證寶特瓶回收品從不可能到可能,垃圾變黃金的神奇。
利用週末上午時光,和最親近的家人一同來到環保站學習環保理念、動手做分類回收,也透過這樣的體驗機會,將環保理念深植心中並帶回家中真正的落實。期許我們每個人小小的動作能一起來做到垃圾減量、清淨在源頭,為我們的下一代留下一個清淨美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