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專刊】中華傳統飲食活化石 沙縣小吃聞名於世

【記者蔡叔涓福建報導】你可能沒有吃過「沙縣小吃」,但是你應該聽過、看過「沙縣小吃」這四個字,他絕對是飲食界極具代表性的符號。

沙縣小吃博覽館。(蔡叔涓攝)

大陸媒體是這樣描述的:提起沙縣小吃,福建三明人的驕傲感油然而生,當地百姓自豪地說:沙縣小吃不僅在大陸國内火爆,門店超過8.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更是名揚海外,已經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

沙縣鄉村靠沙縣小吃脫貧。(蔡叔涓攝)

沙縣以前是福建閩中群山環繞的一個縣城,位於福建省中部,在2021年撤銷沙縣,設立沙縣區隸屬三明市。

沙縣營造環境優美、生活舒適,美食文化底蕴深厚的產業環境。(蔡叔涓攝)

走在街頭,我們常常在見到沙縣小吃的店鋪,無論南北,不分大城小鎮,總可以在街頭看到這個「庶民小吃」佇立街頭。

三明市沙縣打造生態宜居幸福之城。(周志鴻攝)

沙縣小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夏商周、晉、宋中原黃河流域中華飲食文化,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

七層糕

在歷史的長河中,人民或因戰亂等因素有多次遷移,分佈極廣的各地漢人遷居沙縣,中原的飲食文化隨著中原人民的多次南遷傳播到此,沙縣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彙集地,是沙縣成為「小吃城」的主要原因,也是沙縣小吃聞名全國的原因之一。

水晶燒賣

至今沙縣的不少小吃,還保留著古老的傳統意識文化的特點,有的小吃的製作方法甚至保留著原始的特點,堪稱古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活化石」。

沙縣小吃色香味美。(蔡叔涓攝)

沙縣小吃不單單是一個小吃,也是代表了中國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被譽為大陸餐飲界的一個奇葩。如果不是沙縣小吃,又有幾個人會知道福建的沙縣呢?

香芋餅

有這樣一個說法,據說沙縣小吃的走紅還得感謝一個因為賭博跑路的沙縣人,這個人是鄧世奇,鄧世奇因為賭博輸光了投資人的投資款,無奈只能拖家帶口的跑路,為了生活他決定做自己家鄉的小吃來賣,結果很受歡迎,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很多沙縣人也都紛紛走出沙縣,去道各地開起了沙縣小吃。

金包銀

沙縣小吃它既有福州福州、閩南一帶的飲食特點,又有汀洲一帶山區客家飲食文化風格;以其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而著稱,成為福建飲食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亮麗餐飲特色。

據當地統計,沙縣各類小吃有約180多種,常年供應的有幾十種,蒸、煮、炸、烤、醃,加工方法多樣,米、麵、芋、豆腐原料獨具地方特色。據介紹又分為兩大流派,即口味清鮮淡甜、 製作精細的城關小吃流派,代表的有:扁肉、燒麥、拌麵、金包銀等,獨具特色;口味鹹辣酸、製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為主,如芋餃、米凍、喜粿、米凍皮(粳秈面)、牛系列等。

沙縣小吃不但流行在福建,在大陸許多省市地區大小城市可常常遇到掛著「沙縣小吃」招牌的店,甚至北至北京、南至深圳,以及在東南亞各國,連美國的太平洋旅遊勝地——塞班島也可以看到「沙縣小吃」的蹤跡,足見沙縣小吃影響之大、傳播之廣。

三明沙縣的肩膀戲堪稱藝術奇葩。(蔡叔涓攝)

肩膀上的藝術奇葩

沙縣靚麗文化名片「肩膀戲」

【記者蔡叔涓福建報導】到了沙縣除了嘗嘗「沙縣小吃」,有一項特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三明沙縣「肩膀戲」,建議一定要看,非常特別,當地介紹曾經到過我們台灣南投表演,很受歡迎。

三明沙縣的肩膀戲曾經到過台灣南投演出。(蔡叔涓攝)

華文論壇的媒體記者在沙縣區夜景餐爛的文昌閣旁戲台,欣賞到素有「肩膀上的藝術奇葩」之美譽的「肩膀戲」。

初聽這名字並不特別,但是真看到大、小演員登台後,特別的演出,確實讓人看得目不轉睛,令人驚嘆。

小兒童演員對肩膀戲的演出樂在其中。(蔡叔涓攝)

才3-4歲的小小兒童,就站立在大人的肩膀上,粉墨登場,舉手投足配合著戲曲演出,毫不畏懼,有板有眼,看得台下觀眾嘖嘖稱奇。

沙縣區肩膀戲俗稱「肩頭坪」,是一種演技奇特,唱腔特別 相容各調,場地不拘,是大陸少有的別具一格、獨一無二的民間傳統藝術表演,也是沙縣區最具有特色的民間藝術精品,據介紹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至今已有 100 多年歷史。

三明沙縣的肩膀戲曾經到過台灣南投演出。(蔡叔涓攝)

「肩膀戲」是一種高難度的特別戲種,由約3-4歲或5-6歲的小孩站在大人的肩上,穿著戲服邊唱邊舞,在悠揚的樂曲中演戲。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上半身低年齡的兒童,他站在大人演員的肩膀上,兩隻小腿緊緊夾住大演員的頭頸,而大演員也舉起雙手,向後握住小演員的兩條腿脖子,以做固定。

主要演出的是可愛的小演員,他們「指手而不畫腳」,大人演員則在下隨戲走台,或快或慢,或前或後,高低左右,兩人配合無間;大人根據劇情需要,與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十足,渾然一體。

肩膀戲大人、小孩合作表演默契佳。(蔡叔涓攝)

過去每當逢年過節,肩膀戲都要走街穿巷演出一番,所到之處,無不備受歡迎,現在則是列為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有專門的肩膀戲傳承和保護中心,負責傳承、指導、展演。

據介紹,在2010年時曾經有一項兩岸交流活動: 「沙縣小吃台灣行」,包括臺北和台中,並在南投縣隆重舉辦了兩岸特色鄉鎮交流大會歡迎晚宴暨三明沙縣小吃品嚐會。

在歡迎晚宴上,沙縣民間藝術肩膀戲穿插表演,一群5-6歲扮相可愛的孩童站在大人肩膀上,邊唱邊舞,引人入勝,表演了《醉八仙》、《小放牛》、《八戒巡山》等精品節目,得到了台灣許多現場民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