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持續開發水資源 穩定民生與產業用水

【記者于欽智高雄報導】時值南部枯水期間,目前高屏溪地面水川流量高於歷年同期,依水情條件綜合評估,今年6月底前高雄市可穩定供應民生及產業用水,可滿足所需日常公共用水,另配合區域供水彈性調度,自110年迄今累計北送原水1億290萬噸至南化水庫,平均高雄每日北送台南自來水18萬噸,累計3000萬噸。
去年抗旱期,高雄市政府與中央合作開鑿62口抗旱水井,日供13萬噸水源,由自來水公司調撥備援供水;市府持續配合再生水及多元水資源開發政策,今年再增加臨海水資源中心每日供應3.3萬噸再生水,除原有鳳山水資源中心,又積極推動北高雄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進入營運期後,全市再生水產能每日最大量可達21萬噸,可因應台積電等科技大廠進駐後的用水需求,未來將持續配合中央開發日供10萬噸里嶺伏流水,期可穩定供應民生與產業用水。
水利局表示,目前雖然水情穩定,市府仍呼籲市民從日常生活行動,例如洗菜的水拿來澆花、洗衣改用省水流程及洗手搓肥皂時,要養成關緊水龍頭等省水好習慣,節約用水作得好,用水安心沒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