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專刊】千年照瀾巡檢司

文圖:夏林

福鼎市前岐鎮照瀾村,地處前岐照瀾溪入海口處,舊稱小瀾。「照瀾」一詞語出《孟子》「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榮光必照焉」,取其義雅化為村名。照瀾開發較早,早在宋代照瀾就有街道,還設有官府機構叫巡檢司。據考證,照瀾巡檢司始設於宋朝熙寧五年(1072年),迄今近千年,司署遺址在前岐鎮照瀾村馬鞍山麓、三井溪畔的「城子裡」。它也是福鼎境內最早設立的巡檢司之一,歸長溪縣(今霞浦縣)節制。 「巡檢司」一詞常見於地方歷史文獻。回顧「巡檢司」作為一級地方組織機構的變遷,大致如下:巡檢司始於五代,盛於兩宋,金及西夏也有類似設置。元因宋金遺制,所設巡檢司主要為州縣屬官。明清巡檢司為軍民兼顧的軍事機構(類似今天的公安邊防派出所)。
那麼,早在宋代為什麼要在照瀾設置巡檢司呢?

 


這要放在中國歷史大背景下來研究。福建早期的開發呈現「從山到海」的特點,而宋代巡檢司的區位變動與早期開發的這一特點有關。說到福建的開發,總是與「永嘉南渡」和「安史之亂」相關聯。福建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開發是在三國時期,在孫權政權的經營下,福建成為孫吳的一個水軍基地和對外通商口岸。晉室南渡,北方移民大規模進入,耕地面積不斷擴大,水利建設陸續開展,新縣陸續設立,出現了經濟開發的新局面。隋唐五代之時,福建開發速度加快,山海經濟並進,以墟、場、鎮、城組成貿易網絡,擴大商品生產,經濟文化開始走向繁榮。福建的開發秩序有「自北向南,先山區後沿海」的特點。相對於整個福建,福鼎的開發顯得滯後,並且由於太姥山的阻隔,福鼎距縣治有相當的距離,鄉民到長溪縣治辦事,徒步往返動輒十天、半個月;盜匪出沒,卻緝拿不便。遠離政治中心的福鼎處在一個被隔離的空間,猶如「化外」之地,不但行政管理不便,也阻擋了移民的進入,阻礙地方發展的腳步,亟需官方行政權力來填補這裡的管理真空。
照瀾因其位於閩浙交界處,在閩浙古驛道上,是古代浙江進入福建的重要通道,附近有海港碼頭,水路交通皆便利,向北通達浙江礬山、南宋往平陽縣、溫州府,向東往沙埕港和浙江馬站、霞關,向南走水路經巽城登岸通往長溪縣(今霞浦)、福州府,相對福鼎其他地方,開發較早。史料記載,宋代照瀾就出現了福鼎境內第一條街道——亭子街,街上有商舖、飯店、酒肆、客棧、茶館、染坊、診所,還有三個大型古水碓碾米場,商賈雲集,商業業態比較完善。所以,設置巡檢司對此地進行管理非常必要。於是,宋熙寧五年(1072年)朝廷在照瀾始設巡檢司,當時長溪縣共設立6個巡檢司,其中今福鼎境內有3個,其他兩個分別設在桐山、蔣陽(今磻溪鎮蔣陽村),均歸長溪縣節制。這三地從區位選擇來看,照瀾地處閩浙交界入閩要道上,又臨近海港;桐山和蔣陽則處在長溪(今霞浦)往浙江的福溫古官道上。蔣陽為磻溪與秦嶼交接的山間谷地,距長溪縣(今霞浦)較近,該區開發較早,附近便是林氏宗族聚集之地磻溪仙蒲。桐山是水北溪和龍山溪的沖積小平原,距離分水關較近,土壤肥沃,地勢平坦,適宜農耕,形成眾多農耕聚落。這三個巡檢司所在地均是人員流動頻繁的關津要道或人口密集之地。照瀾巡檢司從宋代設立後,隨著朝代的更迭,也歷經存廢。宋代照瀾巡檢司主要作用還是和平年代維持社會治安的職能機構,本質上還是一個州縣所屬的官方派出機構,這一點與後來的明朝巡檢司有較大的區別。

 

明代巡檢司較之宋元已有變化。明代實行衛所制度,《明太祖實錄》載:「緣海衛所,戌兵以防倭寇……置巡檢司……分隸諸衛,以為防禦。」沿海巡檢司與衛所一起,組成了明代沿海的海防體系。明朝巡檢司是作為防倭體系的一部分,軍事上受衛所節制和調度,是一個軍民兼顧的軍事機構。對於明朝巡檢司的職能,明太祖朱元璋曾敕諭天下:「朕設巡檢於關津,扼要道,察奸偽,期在士民樂業,商旅無艱。」(《明太祖實錄》卷130)。也就是說,明朝巡檢司的職能主要分為平時和戰時兩個部分,平時主要是負責地方治安,這個職能是沿襲宋代巡檢司的職能而來;戰時的職能是督催官軍,傳遞消息,負責戰時的消息聯絡和戰事督催。
明代,照瀾作為閩浙交界沿海人口密集和大宗物資集散地的區位優勢明顯上升,遂成為海賊倭寇襲擊的重要目標。因而,明朝初年恢復設立照瀾巡檢司被提上議事日程。據萬曆《福寧州志》記載:「州東北有小瀾巡檢司,後廢。」這一段簡單的歷史記載並沒有說清楚明朝照瀾巡檢司設立於何時,後來又何原因被裁撤?但是,我們放眼當時全國形勢可以找到答案。
朱元璋高度重視巡檢司制度,可以說有明一代巡檢司的普遍設置及其制度化絕不是偶然的。史載,朱元璋佔領湖廣地區的時候,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就開始在該地區大量設置巡檢司。朱元璋登基後,為了鞏固新政權,於洪武元年以後,在全國各地大量設置巡檢司。萬曆《福寧州志》記載:「洪武初,命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徼備倭,置衛所巡檢司」。又據《明史》:「周德興至閩,按籍僉練,得民兵十萬餘人。相視要害,築城一十六,置巡檢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備。」由此可見,明朝照瀾巡檢司復設於明洪武元年,目的是為了防備倭寇。同時復設的還有蔣陽、桐山巡檢司。這三個巡檢司每司設巡檢員一名(從九品),配有皂隸兩名,弓兵六十、七十、一百名不等,兵員從附近村莊招募青壯年男子擔任;另配備兩艘戰船用於巡邏緝捕海盜(《明史》:「巡檢司皆置船二,巡海上盜賊」)。

這三個同時設立的巡檢司,由於防禦重點的變化,而經歷了遷徙和裁撤的不同命運。先是蔣陽巡檢司於洪武二年遷徙大篔簹;而後桐山巡檢司經歷了多次遷徙,洪武間遷徙水澳,正德間遷徙蘆門,嘉靖未仍遷徙桐山。清乾隆四年(1739),福鼎置縣,桐山為縣治,桐山作為全縣政治中心,再無設立巡檢司之必要,遂遷駐柘洋(今柘榮縣),並改為「柘洋巡檢司」(載《福寧州志》)。而對於照瀾巡檢司,萬曆《福寧州志》只有簡單的兩個字記載「後廢」!裁撤時間和原因大概是洪武十三年十月,吏部裁汰天下巡檢司,理由是「凡非要地者悉罷之」。這一次就裁撤了354司(《太祖實錄》卷78)。由此可以看出,福鼎這三個巡檢司的遷徙和裁撤,是防備倭寇形勢的不斷變化使然。根據地方社會、經濟、治安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數量、分佈,乃明代巡檢司制度的一大特點。
如今,悠悠千載時光流逝,照瀾巡檢司署遺址石頭殘牆尚存,靜靜地湮沒在馬鞍山麓、三井溪畔的蔓草之中,等待世人來挖掘探究其深厚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