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奧之城」奏響傳承與發揚的「冰與火之歌」
【本報綜合報導】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接力啟動儀式2月2日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門外廣場舉行。來自希臘的奧運聖火遇上古都北京的潔白冰雪,「雙奧之城」在一棒棒火炬傳遞中,奏響了傳承與發揚的「冰與火之歌」。

「希望我們國家能舉辦冬奧會,這個夢(我)做了將近60年。」作為北京冬奧會火炬接力的第一棒火炬手,今年81歲的羅致煥親吻著手中的火炬「飛揚」:「今天終於結(圓)了這個夢,和大家心情一樣,我非常非常高興」。

1963年,羅致煥奪得57屆世界速度滑冰錦標賽男子1500米冠軍,並打破世界紀錄,成為第一位獲得冬季項目世界冠軍的中國選手。這之後,他曾擔任國家女隊教練等職務,為培養中國冰雪健兒貢獻力量。
「火炬的傳遞是奧運精神的傳遞,也是我們前一輩辛辛苦苦、拼搏精神的傳遞,」羅致煥說,「希望我們的年輕人在這次冬奧會上取得好成績,傳承老一輩的這種精神。」

觀察參加本屆冬奧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年輕一代冰雪健兒的身影引人注目。代表團176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25.2歲,年齡最小者17歲;其中131人是首次參加冬奧會,佔比近四分之三。中國冰雪項目的新生代正逐步登上國際賽場的大舞台。


北京冬奧會的舉辦,一方面為年輕運動員提供一展身手的良機,更帶動了中國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冬奧會、冰雪運動的關注和喜愛。在火炬傳遞現場,參加武術表演的小學生王灝翔表示,奧運火炬代表著光明、和平與友誼。希望長大後也能成為火炬手,把火炬的精神傳遞下去,一起向未來。
「一起向未來」,這是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主題口號。在啟動儀式上,由百餘位唱響者聯袂出演的音樂短片《一起向未來》循環播放,結尾處更有中國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來自太空的聲音」。正在浩瀚宇宙探索人類未來的「出差三人組」也向世人傳遞北京冬奧會「一起向未來」的美好願景。
「中國空間站建造的’接力賽’正在一棒又一棒地順利傳遞,我們全體航天員時刻準備為國出征、再立新功。」當天火炬接力的第二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景海鵬,他也藉此機會祝福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精彩、圓滿。「我們一起加油,一起向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從景海鵬那裡接過奧運聖火的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一位是英雄航天員,一位是深空探測專家,這樣的聖火傳遞也有著特殊意義。「將來要把我們的航天員送上月球、送上火星,就像我們高舉火炬,不斷前進。」葉培建說。
正如中國航天事業的砥礪奮進,唯有薪火相傳方可不斷前行。這般傳承與發揚的精神也體現在本次冬奧會火炬接力的方方面面。
例如,無論是如絲帶飄舞的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還是以「承天載物」為設計理念的儀式火種台,從祥雲紋樣逐漸過渡到雪花圖案的外觀,象徵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延續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創新。
再如,將曾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地之一的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作為本屆冬奧會火炬接力的首個點位,亦蘊含特殊寓意。古都歷史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城市中軸線上再度交匯,「冰與火之歌」盡顯傳承與發揚之美。
之於當下的世界,這種傳承與發揚更具掃除陰霾、展望未來的現實意義。在當天啟動儀式上的視頻致辭中,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在此背景下,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有著重要意義。「它賦予人們對於美好未來的信念,倡導和平與友誼,讓世界更緊密地凝聚在一起。」
奧運火種的到來向世界表明,北京已經準備好創造歷史。兩天后,經過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約1200名火炬手傳遞的冬奧聖火將點燃國家體育場主火炬塔。一次次轉身與向前,不僅延續著奧林匹克精神,更傳遞了面向未來的信心與希望,將助力奧林匹克運動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