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專刊】 泉州開啟「海絲」「陸絲」雙循環時代

中歐班列(泉州—莫斯科)成功首發

1月18日,伴隨著火車鳴笛,滿載著50個集裝箱、重達445.69噸貨物的75010次中歐班列從泉州東站緩緩駛出,奔赴相距1.1萬公里的莫斯科。此舉標誌著「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首次開行中歐班列。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在當前海運受限的大環境下,泉州的海關、商務、鐵路、港口等多部門攜手努力,開拓陸路運輸新通道,鏈接起陸上絲綢之路,使泉州的外貿格局正式步入海陸「雙拼」的新時代,為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作出泉州的貢獻。

比海運節省六成時間 運輸成本更低

當天上午,中歐(泉州—莫斯科)班列由「海絲」先行區和戰略支點城市泉州始發,它將經由內蒙古滿洲裡站出境,預計20天後抵達俄羅斯莫斯科,全程10965公里。首趟貨物包括泉州本地生產的衛生用品、箱包、鞋服及工藝品等,總貨值約1037萬元。
據介紹,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共有西、中、東3條通道。2011年3月,首趟中歐班列從重慶發出開往德國杜伊斯堡,開啟了中歐班列創新發展的序章。
2018年,福建首趟中歐班列由廈門海滄出發,至目前開行列數近1100列,運輸貨物總價值超35億美元。中歐(泉州—莫斯科)班列成為繼廈門、武夷山之後福建省開通的第三條中歐班列。
「此次中歐班列的開行可謂雪中送炭,解了企業運輸之急。」美佳爽(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漢河說,疫情下國際海運一櫃難求、運費上漲幅度大。現在貨物在家門口就能搭乘國際班列,且運輸時間與海運相比節省約25天,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陳漢河表示:「泉州進一步開拓鐵運的渠道,跟海運互補,企業不僅能夠降低成本,還能開拓更多市場。我們這些長期做出口的企業,多增加了一個通道,訂單就會源源不絕。」
對此,班列運營公司泉州中外運供應鏈總經理助理洪雙燕表示:「班列比海運要節省六成以上時間,並且可以有效緩解海運運費高漲的壓力。」

四十多天打通陸上通道 解企業「發貨難」困擾

在石獅美佳爽(中國)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每天運出去的嬰兒紙尿褲不少於5個標準集裝箱,它們銷往世界各地。公司董事長陳漢河坦言,企業頭疼的並非產品銷路,而是客戶下了單卻沒辦法及時發貨。「公司壓了1000個櫃子的貨物無法出口,因為現在的海運訂不到倉櫃,導致我們沒辦法交貨。」
對此,晉江陸地港港務有限公司經理鍾紅也表示,這兩年全球受疫情影響,海外客戶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很大,但是「由於國外的靠泊能力、港口作業能力差,很多大船出去以後就在等錨地,等泊位,船回不來,總艙位就減少了。」「企業為了保證貨物出去,還要捨近求遠,從上海、寧波甚至深圳出運。」
據瞭解,晉江陸地港建成以來,每年出口增長量都在20%以上,根據經驗預測,加上國際環境對國內商品的需求,2021年的吞吐量達到35萬個標準箱是綽綽有餘的,但現實數據統計僅有33萬多,這2萬多個的差額就是運力不足造成的。
為了解決這一困難,泉州海關、商務部門以及鐵路部門、貨運企業等聯合加強有效溝通,合力為企業解決難題。據悉,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採用了「鐵路轉關」模式,鐵路、海關、外貿企業三方做到了數據互通、共同協作。海關對鐵路艙單電子數據進行審核、放行、核銷,實現對鐵路列車所載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監管,無須運營企業另行申報、辦理轉關手續。漳州車務段對中歐班列實行優先裝卸、優先掛運、優先交接運輸組織模式。經過四十多天的共同努力,中歐班列(泉州—莫斯科)終於從海絲起點、世遺典範城市——泉州隆重首發。

「海絲」「陸絲」無縫對接 班列開行將常態長效

據瞭解,近年來,泉州對外貿易快速發展,貿易夥伴已覆蓋六大洲,與東南亞、歐盟、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構建國際化經貿合作模式,逐步形成全球性的產業生態圈。2021年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值達2616.5億元,增長32.7%,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年貿易額超千億元。2021年,泉州出口值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2000億元,達2035.6億元,增長35.4%,增幅分別比全國、全省高出14.2、7.7個百分點,位居全省三大中心城市首位;進口581億元,增長24.2%。
中歐班列是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是貫通中歐、中亞供應鏈的重要運輸方式。「中歐班列首發將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連接起來,將促進泉州多式聯運立體交通體系建設。」泉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泉州將以此為契機推動班列開行常態長效,加快推進興泉鐵路黃塘站建設,打造多式聯運物流樞紐中心,為泉州及周邊地區企業走出去、搶佔市場賦能添勢。
「我們希望企業主動作為,借助班列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找商機,拓展中亞和歐洲市場,通過此次班列的首發,走出一條結構優、質量高、效益好的多式聯運發展新路。」「要把中歐班列打造成泉州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直通車、外向型經濟的加速器,為開創泉州對外開放的新局面,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作出新的貢獻。」泉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在首發式上表示。

「冰墩墩」「雪容融」 泉州造

隨著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臨近,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和各類紀念品越來越受青睞。
近日,記者在德化縣陶瓷企業的生產車間看到,陶瓷類的「冰墩墩」「雪容融」吉祥物正在緊張生產,注漿、修坯、擦水、燒窯……12組工人有條不紊地在生產線上忙碌著。據介紹,這一批1.2萬件吉祥物從1月5日開始生產,需趕在春節前完成。(陳小陽 許華森 攝)

2021年泉州出口規模首超2000億元
增幅居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首位

記者從泉州市商務局瞭解到,2021年,泉州外貿發展穩中加快、穩中向好,實現了「十四五」外貿發展良好開局。全市完成外貿進出口2616.5億元(人民幣),增長32.7%。其中出口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2000億元,達2035.6億元,增長35.4%,增幅分別比全國、全省高出14.2、7.7個百分點,居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首位;進口581億元,增長24.2%。
泉州致力開拓多元市場,深耕傳統市場,大力拓展新興市場。目前有213個國家和地區與泉州開展貿易往來,對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美國、歐盟等市場出口預計分別增長52.6%、44.9%、50.2%和31%。泉州大力發展外貿新業態,已擁有市場採購、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海外倉、保稅維修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成為全省外貿業態最豐富、最活躍的設區市。同時,泉州不斷推動外貿業態創新發展,市場採購出口增長66%,跨境電商出口增長迅猛,為全市出口增長貢獻30%左右;省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7家,佔全省58%。
通過培育外貿主體,泉州經營隊伍也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全市新增外貿經營者備案企業1937家,新增開展進出口業務企業231家;出口規模超億美元企業23家,出口超5000萬美元企業92家。(莊丹丹)

2021年遭遇60年來最嚴重旱情,泉州向金門供水——
全年無間斷 水量增四成

大旱之年,更見真情。2021年泉金兩地的旱情歷史罕見,但優質甘甜的晉江水,依然從泉州水庫而始,通過27.935公里水陸管道,源源不斷地流向金門。如今,約73%的金門用水由泉州提供,不僅全年供水無間斷,日平均供水量還從1.4萬噸增加至2萬噸,比增超四成。
這一年是泉金兩地不可想像的大旱之年,2021年1月至11月,泉州市平均降雨量1188.1毫米,比多年同期偏少22.4%;特別是去年1月至4月底,全市平均降水量同比常年偏少7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出現60年來最嚴重旱情。這一年台灣同樣旱情嚴重,在部分時段,多個水庫乾涸,民生用水受限。而受地理位置影響,金門比台灣本島更旱。這樣的背景下,泉州市提前預判,科學調度,有效保障泉金兩地鄉親生活生產用水。泉州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泉州向金門供水的上游水源,山美水庫自去年8月底起減少發電全力保水,截至去年12月30日,山美水庫蓄水量占正常庫容的69%,可以保障泉金兩地今冬明年生產生活用水需求。晉金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洪佳興介紹,截至去年12月30日,已累計安全供水1244天、持續提供優質水量達1701萬噸,其中去年累計供水631萬噸,占金門民生及工業需水量的73%。「水是生命之源,優質的水源更是有錢買不到的。泉州向金門供水,正是『同飲一江水,親似一家人』的佳話。」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會長陳篤彬說。
泉州市台港澳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泉州向金門供水已成為推進「金馬四通」的工作樣板,為實現兩岸「應通盡通」目標樹立了典範。(林銘珊 林綠波)

泉州年度新增發明專利數 連續10年全省居首

記者從泉州市知識產權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有效發明專利10220件,年度新增專利數量連續10年居福建省設區市首位。全市有效註冊商標達58.3萬件,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馳名商標159件,馬德里商標註冊1048件,均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泉州推動知識產權示範引領,助力泉州高質量發展。在推動知識產權金融建設方面,泉州設立啟動資金為1000萬元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金,推進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安排4000萬元財政資金參與設立總規模為2億元的泉州市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支持知識產權運營中的二次佈局、商用化開發、高價值專利落地實施。
在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效能方面,泉州以泉州知創產業園為核心區,對接「知創福建」建設「知創泉州」運營服務平台,推動優質知識產權服務資源與園區、產業發展相融合;建成泉州知識產權展示館,作為展示品牌泉州、知識產權創新成果、品牌交易運營、維權保護典型案例的宣傳陣地。(陳雲青 曉暉 瀚華)

泉州優秀現代戲在戲曲界嶄露頭角,泉州戲劇藝術守正創新,全面釋放活力,助力城市文化軟實力提升
從藝苑花繁看泉州文化自信

第八屆福建藝術節近日落下帷幕,在這場福建省規格最高的藝術盛會上,泉州作為戲曲之鄉的魅力再次綻放,高甲戲《圍頭新娘》《莫耶·延安頌》、梨園戲《英雄虎膽》、木偶劇《小金剛傳奇》和舞劇《南僑機工》榮獲最高獎,是獲得優秀劇(節)目獎最多的地級市,這5部作品中有4部為現代戲。同時,泉州市文旅局榮獲優秀組織獎。
第八屆福建藝術節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以「辦藝術盛會 展時代風采」為主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第二十八屆全省戲劇會演和第五屆全省音樂舞蹈雜技曲藝優秀劇(節)目展演為本屆藝術節的核心內容。在這兩項專業藝術賽事中,泉州市共有10部優秀作品參賽。
而在此前舉辦的第八屆福建藝術節泉州分會場活動暨泉州市第34屆戲劇會演上,14台好戲輪番上演,劇目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既有革命歷史題材作品,也有現實題材作品。優秀現代戲佔據半壁江山。參加會演的高甲戲《圍頭新娘》《莫耶·延安頌》《許書記借金記》《惠女頌》,舞劇《南僑機工》,梨園戲《英雄虎膽》,掌中木偶戲《黃繼光》等作品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群眾性。其中,《圍頭新娘》《南僑機工》《倪氏教子》等劇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年度資助項目、福建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
「每3年舉辦一次的戲劇會演是泉州戲劇界的重要賽事,是檢閱創作成果、推動戲劇創作、催生新人新戲的重要措施。」泉州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泉州市各劇團在研究、保護、傳承、發展過程中,搶救保留了一大批優秀傳統劇目,創排了一批反映人民心聲、謳歌偉大時代的優秀戲劇作品,為建設美麗泉州、推動「中國夢」文藝作品創作,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泉州大劇院、泉州木偶劇場、泉州非遺館等文化場館相繼建成,泉州歌舞劇院近日正式揭牌,泉州又增加一個功能完善的專業劇院。「今後,要進一步建設使用好這些文化藝術空間,通過以泉州大劇院為龍頭的文化藝術空間,全面釋放動力、激發活力、凝聚合力,從而成為閩南戲窩子品牌,進一步豐富泉州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泉州市文旅局局長李伯群說,此次藝術盛會雖已閉幕,但文藝惠民工程將持續開展。(曾廣太 周健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