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 福建再念「山海經」

【本報綜合報導】從2020年中國GDP前50強城市的綜合梳理可見,福建有泉州、福州、廈門、漳州等四個城市入圍,其中泉州、福州首次躋身「GDP超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俱樂部」,分別位居第18位、第23位;而廈門、漳州的GDP分別為6384.02億元和4545.61億元。
在福建,這四個城市均位於沿海地區,它們的GDP總量已佔了福建GDP總量的約四分之三。此間經濟研究人士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這從一個側面凸顯了福建沿海地區與山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此後,福建再念「山海經」,從更高層面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福建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念好新時代「山海經」,穩步實施閩東北、閩西南兩個協同發展區發展規劃,推動重大項目共建、公共資源共享、產業配套協作、生態保護協同、社會治理聯動。
在去年底舉行的福建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福建也將「依靠新時代『山海經』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確定為2021年要抓好的十個方面重點任務之一。福建省委書記尹力強調,要以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為抓手,推進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構建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山海聯動、城鄉融合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長期以來,由於經濟發展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因素的差異,福建山區與沿海發展不平衡。早在1981年,福建就發出「大念『山海經』,是不是福建的根本出路」之問,由此開啟了「抓好山海兩條線」、實施山海協作的區域發展戰略的探索之路。
福建山海協作持續多年,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並未解決。2018年,福建瞄準高質量發展,強化「全省一盤棋」,將閩東北、閩西南兩個「經濟協作區」提昇為「協同發展區」,以福州都市區和廈漳泉都市區建設為引擎,推動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個協同發展區加快發展。
福建早期的山海協作,更多體現在沿海地區對山區的對口幫扶上。而今天,隨著交通大動脈的建成、一體化市場的形成,山區的自然資源優勢、後發優勢,成為福建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四海認為,通過基礎設施先行工程的長期投入,福建已發展到「籐瓜融合」的系統集成新階段,推進空間開發模式由「點軸開發模式」向「城市群開發模式」轉變,推進以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為主導的板塊經濟融合發展、一體化發展。
新時代「山海經」驅動下,福建山區以突出的綠色生態優勢吸引境內外客商的目光。在福建今年第一季度集中開工的236個重大項目中,許多產業大項目落戶福建山區。其中,總投資5億元的三明市永安科宏生物工程健康產業項目,佈局食品、醫藥及日化等行業,產品市場需求大、前景廣闊。建成後預計年產值10億元以上;總投資60.87億元的南平市聖農白羽肉雞產業集群項目,主要新建肉雞加工、食品加工、生物質發電、冷鏈配送中心和新建改建種雞、肉雞場等項目,推動南平加快打造千億食品產業集群。
朱四海認為,協同構建產業、市場、分配體系和協調、綠色、開放發展體系,推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政策鏈協同發展,將做強福建產業經濟。
再念「山海經」,福建不僅聚焦經濟發展,也突出公共服務資源共享。福州市兒童醫院牽頭組建福建「閩東北兒科聯盟」,76家醫院在學科建設、科研合作、人才培養、遠程醫療、雙向轉診等領域進行深層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