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評論】賴清德台獨執念下備戰引戰 將帶來台灣大禍

大選前賴清德說過2024非戰爭與和平的選擇,結果人民選他當領導人,他積極備戰,將台灣引上戰爭道路;原來他本意他若當選,則只有戰爭一途,人民沒得選。他堅決表示絕不簽和平協議,他的和平概念,是必須積極備戰,以強大武力嚇阻敵方才能帶來真正和平。因此他說「靠實力才能保和平」,此概念的延伸,就是必須經由戰爭,才能取得和平。
但靠實力硬碰後,強的一方和平是施捨,弱的一方取得和平代價是國破家亡、死傷狼藉,這不是人民要的和平。賴清德橫挑強鄰,卻侈言「靠實力取得和平」,簡直不知天高地厚,更將人民身家性命當兒戲;烏克蘭就是活生生例子。
烏克蘭戰爭在拜登宣布不再競選美國總統後已近尾聲。美國後繼者如果是川普,大有可能兌現諾言,上任一個月內喊停戰事;若是賀錦麗,雖是拜登接班人,但應會有自己的國際政策。最主要北約意興闌珊,而且英美兩強的焦點必然轉移到越演越烈的中東大戰上。
最新情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拜登提出所謂的「勝利計畫」,名為「勝利」,實質上卻是「以外交方式結束戰爭」,終極目標在逼對方上談判桌,取得結束戰爭共識。這跟賴清德的「實力取得和平」概念雷同。但是烏克蘭是弱的一方,也是逐漸走向戰敗的一方,所謂「以外交方式」結束戰爭,「外交方式」籌碼遠遠不足,恐怕就會讓普丁予取予求。
至於賴清德倚為確保和平的「實力」,如果要跟中國大陸硬碰硬,簡直以卵擊石。烏克蘭跟俄羅斯同屬蘇聯時期的大國,烏俄的實力相比,不像台灣跟大陸的差距懸殊,但烏克蘭縱使有英美強力提供軍援,北約也不斷援助,但仍抵不住俄軍攻勢,至今烏東幾乎全面淪陷,澤連斯基的「勝利計畫」,恐將是一廂情願;正如賴清德靠實力確保和平,同樣極不牢靠。
國際常將台灣跟烏克蘭相比,有「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之說」,中國大陸曾駁斥此說,認為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烏克蘭問題則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不能相提並論;蔡英文當政時也強調台海局勢和烏克蘭局勢有本質上的不同,並不認為她的兩岸政策會造成台海衝突,當時她的閣揆蘇貞昌及陸委會官員也一致斥為來自境外的認知作戰;但北約秘書長 史托騰柏格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後來又接連提出此說,意在警告台灣應加強自我防衛能力。
蔡英文否認「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未料他的繼任者賴清德卻超前部署,預演烏克蘭第二,他在日前召開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表示,將從「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強化應變、有恃無恐」、「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等3核心要點,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強調目的是要讓每一個人在緊急危難時,找到自己能夠有所貢獻的最佳位置,來保護自己、貢獻社會、嚇阻來犯的敵人。
所謂防衛韌性建構,其實建立在戰爭發生之後情景的因應,因此賴清德宣示建立40萬民兵,讓全民皆兵應付來襲的解放軍。兵源來自警、消及義警、義消,還有其他民間團,到時恐怕當局順手抓到的都是兵,一個都走不掉。防長顧立雄已預言,一旦情勢嚴峻,全民就要支援軍事作戰。
這是賴清德的「預知台灣末世記事」,台灣如果不幸走到這一步,恐怕不像他侃侃而談的能從容因應,戰火之下,人心惶惶,台獨政權恐怕不容易逼迫全民皆兵,幫台獨死戰到底。另外對岸難道不會顧及兩岸親情,建構一套比賴清德「防衛韌性」更平和安全的保障機制,以安定人心?
但台灣非成烏克蘭第二不可嗎?賴清德一味備戰,為引戰所可能帶來的後果建構防衛韌性機制,他的全民皆兵,民兵數量甚至兩倍於正規軍不止,可見他已綢繆戰敗準備,然則何來「實力確保和平」之說?其實求取和平根本之計,還在兩岸溝通,重啟交流之路,建立友善互動;可惜賴清德不做此圖,心無和平而念茲在茲於備戰引戰,其剛愎台獨執念,正一步步引領台灣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