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院表示兩岸瀕臨動武邊緣,驚動半休眠狀態的府方,出面公開澄清,指邱國正只是從軍人本分出發,認為對兩岸情勢應料敵從寬,兢兢業業做好充分準備,並非如外界解讀「瀕臨戰事」;並強調國安相關部門對兩岸局勢,皆全盤掌握。國防部長每天提心吊膽深恐戰爭爆發,執政高層卻氣定神閒,說全盤掌握狀況,但最近的金門海難事件至今未解,後患難料,邱國正憂心難眠之說,並非危言聳聽。
邱國正後來又說,因職責所在,一定會擔憂,希望掌握好狀況以讓民間安心,不要搞的大家很緊張。事實上,民間因邱國正一席話格外緊張的少,股市也未因防長對戰爭的憂心而稍見波動。顯然台人並不預期大陸會在短期內對台動武,儘管214金門撞船事件讓兩岸關係更見緊繃。
蔡政府八年來兩岸緊張高峰在2022年8月裴洛西訪台,所引發的大陸大規模軍演,解放軍圍台,當時國際緊張,台灣執政當局似乎不為所動,從事件發生前,美國航母已提前從南海撤走,顯然中美雙方已有底線的默契;畢竟陪婆訪台前,白宮已多方勸阻,原本興致勃勃的蔡政府,也改為低調,跟美國官方的態度有關。
裴洛西事件因美國保持距離,儘管大陸大陣仗軍演,終於有驚無險,但台灣付出大代價,兩岸傳統中線消失,陸方的空權更逼近台灣。另外此次事件也發酵出多數人民對戰爭的憂心,因此提出和平訴求,從而因發戰爭與和平的論辯,綠營政客甚至斥責主張和平者為投降主義;但當年地方選舉結果,民進黨大敗,自此和平訴求成為民意主流。
賴清德在去年競選期間,對於和平的說法反覆,先是討好民意,佯稱「和平保台」,後來在他提出的兩岸政策「四大支柱」又說必須提升備戰,這已背離和平保台旨意,但他深恐丟失和平主張民意選票,因此解釋2024大選並非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他的說法變來變去,卻離不開堅持台獨主軸,多數民意認為台獨大有可能引戰,因此他雖然在選舉獲勝,卻只得四成選票,成為民意薄弱的少數總統。
大選期間,賴清德還荒腔走板說他當選戰爭機率最低,大家想法恰好相反。他還提名黑熊首領沈柏洋當不分區立委,為將來打巷戰做準備。真正和平是在避戰,賴清德卻將他的真和平放在積極備戰上,聲稱以強大武力力嚇阻敵方才能帶來真正和平。但嚇阻必須本身實力強大,至少跟對手相等,如果實力懸殊橫挑強鄰,不止自取其辱,甚至帶來滅亡。
在兩岸議題方面,賴清德強調走蔡英文路線,其實賴清德在台獨方面大躍進早就超越蔡英文路線,蔡英文至少還躲在中華民國旗號底下搞兩國論,賴清德乾脆揭去外殼,搞其務實台獨;因此他一再強調,國家安全與兩岸和平,不是靠中國的善意,也不是向中國立下投名狀;不是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放棄主權;不是接受以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去簽訂服務貿易協定,也不是去簽訂以一個中國為原則的和平協定。他的台獨執念越來越強烈,也越帶來戰爭風險。
這或許是214金門事件,讓邱國正提心吊膽的原因之一。蔡政府八年來,兩岸官方互動幾乎冰封,蔡英文雖然經常言語挑釁大陸,畢竟還有分寸,兩岸經常有驚無險,最糟的裴婆事件,邱國正也未表露太大的憂慮,顯然一切盡在掌握中。但針對此次事件,他卻表示提心吊膽,他主掌台灣國防,如果有信心能避戰,或是萬一戰事發生,仍有把握未必然全軍覆沒,何須提心吊膽?顯然他有不同於國安當單位的評估。
214事件,執政當局出面表態最高層級的是身為黨主席的賴清德,而不是仍是執政首腦的蔡英文;他提出三點態度,卻讓事件越演越烈。事件發展台方態度強硬,尤其管碧玲一副不惜挑事的狂妄姿態,縱使非賴清德授意,也是揣摩其意;因為賴清德的兩岸政策主軸就是兩國論、加強軍備,加入抗中集團,在在都遠遠背離和平主張,他人未上任,意志先到,兩岸瀕臨動武,或許是遲早之事,難怪邱國正寢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