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填海造陸遭抗議 擬打造海洋牧場解套

【記者張毅基隆報導】協和電廠擬打造海洋牧場,黃希賢認為填海造陸相互矛盾了。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本月八日通過環差初審,基隆協和電廠改建案(即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案備受關注,台電計畫協和電廠今年推動機組改建,並納入兼具養殖漁業、環保元素的「海洋牧場」。
無黨籍基隆市長擬參選人黃希賢表示,肯定台電推行海洋牧場的想法,但若堅持做與環保背道而馳的填海造陸,真是太過矛盾,應傾聽基隆市民、環團意見,考量做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SRU)等其他較環保的替代方案。
台電為建置協和電廠儲槽、卸料與供氣等相關設施,計畫在基隆外木山海域填海造陸十八點六公頃,興建防波堤及LNG(液化天然氣)卸收碼頭,但遭到基隆市民、民間團體的萬人連署反對,恐釀七萬多株珊瑚與漁獲生態浩劫。
不過台電近期又發布消息,宣稱協和電廠會循澎湖尖山、林口電廠模式,將「海洋牧場」元素納入,計畫將電廠溫排水拿來養魚,另外培養藻類、減少碳排,以加工製成餌料餵魚養殖,漁民不用在冬季使用加溫設施養魚,還可降低能源消耗及成本,形成循環經濟。
黃希賢指出,以智慧科技方式圈養魚類,可行性的確算高,對基隆的漁獲及觀光經濟發展有所助益,甚可減少中國大陸漁船競爭搶魚的威脅,還能促進加工食品研發,結合海洋大學的研究技術,有效生產基隆的特產伴手禮,把基隆打造成良好的漁業產品供銷處。
不過黃希賢質疑,具有環保概念的海洋牧場,立意固然良好,但填海造陸卻仍相違背,不免令人聯想是否是政府為四接「輕騎過關」,而做出的淡化、掩飾動作?明明可考慮做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或研究地熱發電,取代填海造陸,政府卻認為天氣影響會導致供電不穩,不利於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碼頭進行靠泊卸收,簡直是詭辯,難道填海造陸就有利船舶靠泊卸收?
黃希賢強調,東北季風、颱風過境,本就不利船舶靠泊卸收,這不是固定式填海造陸與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就有所不同,且許多國家都已廣泛使用浮動式,為免除生態浩劫,呼籲政府考量最有利、環境影響最小的可行性方案,才是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