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三要訣 杜絕熱傷害

【記者柳芬馨基隆報導】避暑涼補心,杜絕熱傷害,牢記「避暑三要訣」!
近期天氣漸漸炎熱,若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發紅、心跳加快、無法出汗、頭暈、噁心或嘔吐等熱傷害初期徵兆,應立刻離開高溫環境,鬆開衣物、以清水擦拭身體並搧風降溫,同時補充含少量鹽分的冷開水或稀釋電解質飲料,並盡速就醫。
台灣天氣主要受高壓籠罩與全球暖化影響,目前水氣較少,天氣型態多以高溫與午後雷陣雨為主。全球暖化也使得極端高溫現象日益頻繁,熱傷害風險隨之升高。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提醒民眾務必留意氣候變化,牢記「避暑三要訣」,以降低熱傷害風險:
口訣一:保持「涼」爽,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物。室內可裝設遮光窗簾,減少陽光直射,保持通風或開啟空調,維持涼爽環境。應關閉不必要燈具與電器,避免室內溫度升高。也可利用灑水、加強通風或使用冷氣降溫。特別提醒,切勿將幼童單獨留在停放的密閉車內,以免發生危險。
口訣二:「補」充水分,隨時補充水分是預防熱傷害的關鍵。成人每日建議攝取至少2,000㏄白開水,盡量避免含酒精或高糖分飲料,以免增加水分流失。若需長時間從事戶外高強度活動或勞動,應適當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以預防脫水、熱痙攣或中暑。
口訣三:提高警覺「心」,室內可擺放溫度計,定時監測溫度。避免因過熱引發身體不適。外出應選擇清晨或傍晚氣溫較低時段,並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安排戶外活動。
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提醒您,落實「避暑涼補心」,守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一起平安度過炎炎夏日!如有相關疑問,請撥打衛生所諮詢專線:電話:02-2422-1633轉108。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