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基勝利者同學會 小兒麻痺之友回娘家

【記者范家豪屏東報導】屏東基督教醫院與基督教勝利之家於6月27、28日攜手舉辦「勝利者同學會—小兒麻痺之友回娘家」活動。26位曾於院內接受治療的病友,橫跨北中南地區,即便如今需倚賴輪椅代步,依然懷著滿腔熱情,回到這個翻轉命運的起點,與當年醫護人員重聚。
1950至1970年代,小兒麻痺肆虐全台,成千上萬孩童因病毒導致肢體萎縮、癱瘓無法行走,當時挪威籍宣教士醫師畢嘉士與傅德蘭深入鄉間將匍匐在地的孩子接回屏基免費醫治,並越洋聘請美國骨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來台進行矯正手術與物理治療,直到1961年才象徵性收取材料費。
他們不僅在醫療上施以援手,還設立支架工廠,自製矯正器具,以市價三分之一的價格供應病童所需;並且從美國進口沙賓疫苗免費幫屏東地區4000位孩童接種,這是台灣地區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後來病童們出現脊椎側彎後遺症,更在1975年再次延請美國醫師來台指導,讓小兒麻痺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當時屏基更躋身為世界八大脊椎矯正中心之一。
20年間,屏基協助超過一萬名小兒麻痺患童重獲行走能力,而支撐這一切的是來自挪威協力差會無償補助超過450萬美金經費。這不僅是一段醫療援助,更是一段跨越國界、信仰與人道交織的感人篇章。
郭女士曾經只能靠爬行移動,7歲接受兩次手術後終能依靠支架站立,勇敢走進校園並一路完成大學學業,育有兩位女兒皆成為婦產科醫師,繼續守護更多生命。另一位席女士自小臥床鮮少出門,6歲接受手術後穿上全身型支架手持腋柺學走路,「每一步都很痛,每次跌倒都痛徹心扉,要人幫忙才爬得起來,但也就是那些痛,讓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不放棄。」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