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志昌高雄報導】隨著網路與社群媒體高度融入日常生活,青少年常因留言或貼文而情緒波動,心理風險日益升高,董氏基金會114年最新調查更顯示,全臺約有5萬5千名國高中職學生在一年內曾遭遇網路霸凌。為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推動「三問一行動」的心理應對觀念與行動指引,協助青少年遭遇困擾時能進行自我對話與主動求助,並整合在地心理資源,打造便捷而溫暖的支持網絡。
針對青少年面對網路霸凌,衛生局推動「三問一行動」的應對指引,首先是面對質疑時要釐清「這句話是事實,還是他人的情緒發洩?」理解他人攻擊往往只是情緒投射,而非真相;其次,換位思考「如果是我最好的朋友遇到這樣的事,我會怎麼對他說?」學習對自己溫柔,避免內化責備;接續自問「我還有誰可以說?我願意讓誰知道?」辨識可信任的對象,主動開啟對話與支持管道,傳訊息給老師、輔導員或家人,一句「我需要有人陪我說說」,就是照顧與保護自己的開始。
除心理觀念引導,衛生局亦整合在地心理資源,打造便捷而溫暖的支持網絡,包括推出「AI心靈會客室」線上平台,透過即時交談與心理資源導引,協助青少年在困擾當下獲得初步的理解與協助。此外與20家心理諮商機構合作推出學生心理優惠方案,並結合社團法人國際生命線台灣總會「謝謝你跟我說」文字協談服務,讓青少年可匿名抒發情緒、獲得即時陪伴。
衛生局強調,高市府持續強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防護網,從預防教育、資源導入到實務支持,全方位打造更安全、友善的成長環境,也呼籲家庭與社會大眾一同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從理解、陪伴與信任做起,在數位時代中守住自己的情緒邊界,也成為彼此的心理救援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