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永德台南報導】「我爸爸一週要洗腎三次,每月要上下樓至少28趟,市府卻只補助8趟,我們怎麼辦?」近期多位市民向市議員陳怡珍陳情,指出目前台南市爬梯機專人服務趟次嚴重不足,導致行動不便者面臨就醫困難,儘管市府已提升身心障礙者爬梯機服務,但實際需求遠遠超過補助量能,形同「杯水車薪」。
陳怡珍指出,市府自111年12月起委託財團法人臺南市惠山社福基金會辦理「身心障礙者爬梯機上下樓服務」,目前針對低收入戶每月提供16趟次,中低收入戶及一般戶提供8趟次,但根據實際案例,有洗腎病患一週需三次洗腎,單月至少14次往返,等同28趟,現行補助無法滿足基本就醫所需,讓不少家庭苦無對策。
陳怡珍進一步提出數據顯示,市府自111年12月開始試辦該服務以來,使用人數與趟次持續成長,「從一開始每月僅1人使用2趟,到上個月已經飆升至122趟,需求顯著增加」,顯見這項服務對行動不便者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台南市仍有大量潛在使用需求未被滿足。
陳怡珍表示,身障者與重症病患多數生活困難,部分甚至獨居或家屬也有障礙,完全無法自行上下樓。加上台南老舊公寓、透天厝眾多,普遍缺乏無障礙設施,「沒有爬梯機,就等於無法出門!等於忽視基本醫療人權」
相較其他縣市,台南的服務明顯偏弱。新北市除補助長照趟次外,額度用完後市府每月再補助10趟;桃園市則提供每人每月10趟次補助;高雄市與屏東縣更是不限福利身分、不限趟次使用,且費用低廉甚至免費。陳怡珍痛批,身障者的交通需求不該被計算成「一個月只有8次」,也不該淪為預算上的犧牲品。
對此,社會局郭局長表示,將儘速研擬相關配套措施。
